前篇详细论述过通过参悟《黄帝内经》经文“大筋緛(ruǎn)短,小筋弛长”后形成的针法。简而言之即通过患者主诉最为疼痛的位置,然后通过手指触诊,再用阴阳二分法来区分开来分别对待。指下呈现大块儿痉挛状为“大筋緛(ruǎn)短”——肌肉痉挛,隆起挤压周边组织形成组织粘连,在中医属于寒证、痹症,逢寒则急,言寒则筋挛,故急;指下呈现细长绷紧的状态为“小筋弛长”——肌肉无力,肌外膜过伸,在中医属于热证、痿证,逢热则纵,热则筋弛,故纵也。所以两种情况针刺深度就有了细微的差别,并且过伸的比痉挛的相对疗效更好,痛苦更小。
肌肉痉挛的,针要刺到肌梭内部,反复微量提插,左手同步配合做按揉推弩的动作帮助痉挛的肌肉快速舒缓,直到整块痉挛的肌肉软下来与周边组织软硬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会也出现肌肉的跳动感,甚至发热感,并且痉挛的接触一般发生在剧烈跳动后。
肌肉无力,肌外膜过伸的,左手按住绷紧的肌外膜,右手持针快速破皮后缓慢推针至绷紧的肌外膜,然后微量提插点刺肌外膜,直到产生肌肉的跳动,一般第一次跳动非常猛烈,之后猛烈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出现轻柔和缓的肌肉蠕动,则该肌肉筋膜恢复到正常生理范围。
相比较之下激痛点针灸则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身体指征作为判断针刺疗效的衡量标准,只是以肌筋膜理论为基础,针刺为干预手段,刺激明显病灶处的治疗方法。当然在扎针的过程中不管操作的医师是否知道“大筋緛(ruǎn)短,小筋弛长”这样的理论,针刺时不细分深度跟层次,刺激到相关肌肉仍然会出现肌肉筋膜跳动恢复的情况,只是程度多少和医师注没注意而已。
综上所述,如果有了对“大筋緛(ruǎn)短,小筋弛长”的深刻理解,在操作时完全可以做到医师下手便知,基本上不需要询问患者就知道疼痛消失了没有,或者消失了几层。一切都源于清晰的理论支持才能做到不盲目针刺,在为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不再制造痛苦。
欢迎关注,谢谢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