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今天工作中遇到了个对我来说有争议的话题,关于评判标准和结果选择的,涉及到工作内容不便透露,此处简写。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去得出结果,也是因为我的固执、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不过好在今天这个问题浮出了水面,让我一贯的思维有所改变。虽然我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其他人都按照原本规定的、与我不同的评判过程给出结果,所以我犯过错、询问过为什么,也得到了个算是答案的答案,我接受这个答案,统一按照答案中的流程操作。
这也反映出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习惯性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理解去工作。从最开始的培训,到初步接触工作,再到现在工作了一个多月,单从工作内容来说,是简单且每天都重复很多次的,但我现在仍旧犯错、犯很多错,这是不应该的,里面的粗心、马虎,一定要避免,尤其自己一着急,就会马虎,所以工作中也要紧前不紧后,宁愿前几天加班,也不要最后一天着急。
另外,最近的工作很少做总结和反思,这也是不太合适的。一定程度上,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意味着还会出错,不想上台表演节目啊啊啊啊啊。
复盘
今天学习的专栏是如何做出选择。
几乎每件事都会涉及到选择:早上是坐公交还是坐地铁,跟A在一起还是跟B在一起,这家单位还是那家单位。。。等等。
可是我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是喜恶?是待遇?还是仅仅需要闭上眼睛听天由命的随便选一个?
这些都不对,或者说条件不完整。
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应该是考虑全面所有的重要条件。
早上去上班,什么最重要?不要迟到,所以选择公交还是地铁,就看哪个更快;跟A和B谁在一起,就看你是想要有共通的价值观,还是价值观可以培养钱才是主要的;这家单位还是那家单位,就看你是想事少离家近,还是想趁年轻多学些技能。当然,以上列举的条件,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做到尽可能罗列所有的必要条件。
就好比想要给自己安排一场旅行,影响这场旅行的条件都是什么呢:预算、时间、备选目的地、想要感受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
尽可能罗列所有必要条件(但不是所有条件,列出所有条件反而会阻碍我们进行选择,比如拎一个24寸的行李箱和拎一个28寸行李箱对我们选择目的地其实没有影响,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入境人员携带的行李箱尺寸有要求),当这些条件都罗列出来之后,可以根据条件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优先按照最重要的条件筛选目的地,这样就会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去哪里最合适,详细的行程规划也会方便很多。
那么,怎样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呢?李笑来老师在专栏中给出了如下方法:
1、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的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还有最后一步
5、第二天再花30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以重复多次。
这个过程,要用笔和纸记录下来,只有记录,就可以回顾、改进、提炼,从而通过不断雕琢最终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体系。
思考题
1、现在回头看,过去做过的排名前三名重大决定分别是什么?决策质量高吗?为什么?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
这道思考题真的可以让我写个万八千字的反思了,说一个吧,选择上大学还是重读。当初没有选择重读,而是选择了读个三流大学,现在的“收获”是只有个挂着学士学位的证书,课余生活浪费了、所学专业也是门槛非常低的,而且学费还很贵。但当时想的很简单,只是担心自己重读的那一年艰苦时光,坚持不下来。如此而已,但是如果可以早几年看到这篇专栏,我真的会选择重读,这样我会选择不同的大学、读不同的专业、甚至现在的思考方式、工作都会不一样。
2、单独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遇到选择的时候,把文章里提到的那五个问题反复回答很多遍。
3、经常观察别人的选择结果,逆向“猜测”、“分析”他们的筛选条件,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一条是必要条件?我认同这个必要性吗?如果认同,严格到什么地步才够?
今天是重拾复盘的第二天,现在是挺困的,不过很有收获,至少一字不差的阅读的过程,让我的大脑再次开始运转,让我学到了一个做决策的方法,让我能够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018-08-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