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82749/f9632aee709c202d.jpg)
第015天:
【姓名】孙海霞
【日期】2022.1.24
【天数】第15天
【书名】《成就孩子》
【页码】072--120
【作者】陈真 赵卜成
【阅读笔记】:想要掌握聆听的能力,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保持目光交流。目光接触,在沟通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令人吃惊。一个这么微小的身体语言,却造成沟通结果的重大差异。当我们自己只是因为手上还忙着其他的事而未能注视对方,或者没有看着别人说话的习惯,就会让对方觉得未受到重视,或者让他觉得自己所说的你不感兴趣或觉得不重要。由于沟通是以对方的了解为准,而非以表达者的感觉为准,因此我们常会觉得有人说话似乎言不由衷,或者让你觉得不足为信,主要是因为如果没有目光交流,在深情真挚的表白也都显得苍白无力。
第二、有同理心的回应。具有能够理解对方情绪的同理心的回应,可以是简单但与对方谈话有相关性的回答。比如:“是吗?真的吗?“真的,哎呀,怎么会这样呢?”也可以是符合对方谈话情节的相同感情频率的回应。例如:“他那么说,你一定很难受吧?可以想象你当时多么惊喜,你一定你一定乐疯吧?”这种同理心的回应,是对谈话者最大的肯定与接纳,令他想继继续跟你谈话,甚至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第三、聆听中提出有关相关的问题。聆听与提问犹如双向沟通这枚钱币的一体两面。在聆听的部分,我们仍必须强调提问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懂提问,即使父母想听孩子说话,孩子也不见得愿意说呢。
【阅读感悟】:这个部分让我想到沟通中的55387原则,这个原则是在沟通中取得沟通效果55%的来自于肢体语言;38%来自于语音语调;7%来自于语言文字。肢体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光接触,目光接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当父母和孩子说话如果能够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孩子会感受被妈妈重视,不仅自己的事情在妈妈眼里很重要,自己整个人在妈妈眼里都很重要;有同理心就是要能够和孩子感同身受,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背理解之后才愿意敞开心扉;沟通中的提问很重要,如果在交流中不会启发性提问,就像一个人在独白,说着说着就没劲头,这点我深有感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