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注意:当我们真正专注在某件事情上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忽略与该任务无关的所有事情。
2.我们的注意力焦点就像是有意识的守门人一样,它决定了哪些信息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中,哪些将被关在门外(也就是被忽视)。
3.任务的吸引力越强,人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4.一旦周围环境中有些东西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注意力便会转移到那上面去,立即将其归类为“有趣”或“无趣”,“危险”或“无害”。
5.让大脑分神的通常是内心出现的具有感情色彩的信号,是我们波澜起伏的生活中精神的胡言乱语,这些杂念很容易就占据上风,并且徘徊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6.

7.我们专注做事的频率越高,大脑就越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我们也就越容易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而不走神。
8.专注力不是自发的,必须要克服自己才行。
9.如果可以快速取得积极的奖励,那么我们可以很好地克制自己并坚持下去。但是,想用酬劳使人坚持做一件事,就必须不断提高酬劳数额,因为我们很快就会习惯于已获得的东西,这种做法难以持久而且代价昂贵。
10.相反,通过制造压力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这也具有同样的问题:激励效果难以持久。而且压力过大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通过制造压力来集中注意力必然会导致注意力分散。
11.“心流”是一种使我们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而不分神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①我们面对的任务;②我们自身的能力。
12.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任务难度<个人能力,感到无聊,大脑会寻找新的、有趣的刺激,从而分散注意力。任务难度>个人能力,产生压力,使肾上腺素分泌,大脑会尝试绕开这一挑战,我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无法胜任的任务上。
13.当任务难度和个人能力就像钥匙和锁一样完美契合,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任务虽然具有挑战性,甚至是极大的挑战,但我们坚信自己能完成这项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进入心流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