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工作中的各种沟通小技巧,首先是一对一沟通,然后是以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团队沟通,包括参加别人的会议和自己组织的会议两种主要情形。最后还会介绍一点发表演讲的小技巧。
1. 一对一沟通
进行一对一沟通前最好做好沟通前的准备,一是为了更好地把控过程和节奏,二是为了让沟通朝向有利于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沟通目的。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信息?提出建议?争取对方理解?还是想让对方提供什么信息?目的是过程的基础,明确的目的可以确保没有偏离主线,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像WWRH法则、目标再定义清单等工具都可以用来明确沟通目的。
WWRH模型是用来对个人工作目标进行界定的工具。如果你的目标不大,或者说执行过程中不需要频繁与他人(特别是跨部门)进行沟通,那么WWRH模型很适用。WWRH模型由4个要素组成:动机(Why)、目标(What)、成果(Result)和执行(How):
-
动机:这个工作对我而言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目标: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让我充满动力?
-
成果:这个工作需要产生哪些成果?我应该有哪些具体产出才算是实现了目标?
-
执行:要达到上述效果,我要用什么手段去做?
目标再定义清单适用于对更大、更复杂或者需要跨部门合作的目标进行界定。目标再定义清单由3个要素组成:Who、What和Why。
-
Who:目标的服务对象是谁?目标的执行人是谁?
-
What:达成的时限是什么?所需的产出是什么?评估的标准(定量?定性?)是什么?
-
Why:目标设定的背景是什么?对他人/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对自己的价值又是什么?
一对一沟通之前,要做到知己知彼。你的沟通对象是谁?TA和你的关系是什么?TA的沟通特点是什么?如果对方是一个比较注重分析的人,你在沟通时最好讲话简洁直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果对方不太注重细节,你在沟通时最好有意识地和对方再三确认细节并达成共识。
一对一沟通之前,还要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对方已经具备哪些背景信息?还缺少哪些背景信息?TA的利益诉求是什么?会对你的沟通内容提出什么异议?
将这些方面调查研究清楚之后,就可以整理沟通的内容大纲了。可以提前设想一下沟通内容,怎么开头?整理逻辑是什么样的?然后用诸如金字塔原理或者SCQA表达框架这样的工具来理顺要表达的内容。提前思考一下预期结果,如果沟通目的无法达成,你会如何应对?如果沟通目的可以达成,下一步安排是什么?
沟通前的准备.jpg2. 团队沟通
有一个以上的人参与的沟通,称为团队沟通。在工作中团队沟通的主要形式就是会议。无论是参加别人发起的会议,还是自己组织会议,都有一些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2.1 参加别人发起的会议
和一对一沟通一样,参加别人的会议首先还是要明确目的。从会议的发起者角度思考一下,对方发起会议是为了做什么?他让会议参与者发言的目的是什么?团队沟通中发言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关键和有效信息,有效推动会议讨论。
做好会议中的发言是有技巧的,我们在参与别人组织的会议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做到前后呼应。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这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然而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可以把握整个会议的进度,并把握各种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自己的发言就能与最有价值的发言形成呼应,也能引起会议发起者和其他参与者的重视。
金字塔原理、SCQA框架这些结构化表达工具可以用于构思发言稿的内容。除此以外,要注意培养对时间的感知,控制发言时间不宜过长。还要注意对发言进行锦上添花的适当包装,这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问题、故事或者数据来引出发言,因为会议中的信息量非常大,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非常有限,适当包装能让其他会议者对你的发言产生更多注意力和兴趣。
会议中,可以使用下面的发言模板结合上述发言技巧,整理自己的发言内容:
- 记录关键发言(前后呼应)
- 我的发言主题(明确目的)
- 发言时间约(控制时间)
- 发言内容大纲(结构化表达)
- 开头(包装发言)
- 中间
- 1
- 2
- 3
- 结尾
2.2 自己组织会议
如何组织一场高效会议.jpg要组织一场高效会议,会议前要做好几项工作。首先是明确议题,即会议目的。然后制定议程,将需要讨论的事情拆分成几个与会议相关的议程,并按优先级进行排列,将最重要的放最前面。估算一下每项议程预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预期的结果是什么?记录下来,作为会议讨论过程的监督,让会议不要拖沓,也让与会者有个心理准备,好安排他们的日程。要明确参与人并确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关键人一定要参与,不要遗漏;可有可无的人要尽量避免参与。会前向各参与人介绍会议背景,说清楚为什么要开这次会议?要讨论的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补齐各位与会者的信息差,让大家很快进入讨论正题。
会议中,根据会议讨论的每项议题生成待办事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开会时可以专门指定一个人做会议记录,这样可以做到对开会讨论的内容有据可依,会后也可以根据会议记录跟进复盘。会议记录主要是记录发言人和重点信息,对于重要的会议可以使用录音做精细化记录。会议后,要跟进待办事项,并向各位与会者同步信息,包括会议记录和待办的完成情况。
附:会议准备模板
- 会议主题
- 参与人
- 会议时间
- 会议地点
- 会议背景
- 会议议程
- 1
- 2
- 3
3. 即兴演讲技巧
发表演讲,是“理”、“情”、“人”三个要素的通盘考虑和综合技巧。“理”就是结构的意思,演讲不是想到哪说哪,而是保持清晰的条理和结构,所以金字塔原理同样适用于演讲(它是一种通用的沟通表达原理)。你想传递给观众的具体思想是什么?他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能厘清演讲的主题,然后再围绕主题形成结构。“情”就是感情,是真情实意的故事,听众需要从故事中感受演讲者真诚的情感,而演讲者需要从听众反馈中获得共情的力量。最后是“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对人的关注要贯穿整个演讲流程。他们是谁?他们对我的演讲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关心什么?我可以带给他们什么?演讲者要通过互动问答或眼神交流与观众保持互动。沟通前的准备、会议中的发言技巧这些前面介绍的知识同样适用于发表演讲。
在学习了沟通的一些技巧后,接下来在《向上管理》中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工作中配合上级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