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次死亡

作者: 蓝朵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3:19 被阅读0次
人,有三次死亡

最近这两天,朋友圈都刷着回家扫墓的信儿。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国学中心的张老师给大家讲了故事。

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人,有三次死亡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真希望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

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如果这个世界一直都会有人记得你,那么,你就永远活着。

相关文章

  • 人,有三次死亡

    最近这两天,朋友圈都刷着回家扫墓的信儿。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国学中心的张...

  • 人有三次死亡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好问题。 我也不太清楚人为什么活着。 释迦牟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了家,结果得...

  • 余生

    题记: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后的死亡;第三次是世上再没人记得你后的死亡。 公路上盘...

  • 观剧|人,什么时候才真的死亡

    看到林大为为女儿解释人的死亡,颇为感触。(《少年派2》) 死亡有三次 一次是物理性死亡。就是人没了呼吸,停止了心脏...

  • 【摘抄】人生有三次死亡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礼结束后,作为社会人的死亡;第三次是当这个世界上最...

  • 请记住我,因为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

    有一句话这样说: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 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

  • 金句(一)

    人生最好的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后一...

  • 寻梦吗?找根吧

    人的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

  • 记得与遗忘

    清明,是关于“记得”的节日; 关于死亡:有一位哲人曾这样说: 人会经历三次死亡的历程: 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

  • 死亡让我们知道时间的礼物是什么

    2017年催泪电影《寻梦环游记》中关于人的死亡有这样的说法,“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有三次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le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