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2

作者: maddongbrother | 来源:发表于2021-10-04 23:38 被阅读0次

成功学可能是世界上最持久的畅销书题材,人人都渴望想成功者那样收获财富和地位,而每个时代成功者都是稀缺的,于是教导人们如何成功的书籍变成了一门长久不衰败的生意。

作者研究了近两百年相关成功学相关的书籍,发现成功学的主题换了好几波,150年前成功学主要讲的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因此更为强调的是个人的品德,其基础假设是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成功。而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功学的主体开始变成了各种技巧,重点强调个人魅力,如社交关系,或者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在现在成功学变成了各种速成的课程。

从这种趋势来看,成功学的变革从早期扎实的做人,演变成了各种速成的技巧,而且会非常强调这些技巧。但一个人从普通变为更好的一个人,这个改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外到内,一个是从内到外。

作者举了自己儿子的例子,因为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如别人,学习记忆都很慢,经常被别人嘲笑。作为家长的他们很着急,开始研究各种学习与育儿的技巧,学习鼓励儿子,在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告诉他「你很棒,你可以是最棒的」,在孩子被人嘲笑的时候,与别人理论保护儿子,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效果甚微。

作者刚好在大学研究大脑认知,于是在认真分析和总结之后,发现问题本质上在动机上

1.希望孩子表现的比别的孩子好,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关心孩子,而是更关心自己。担心孩子表现不好给自己丢面子,而自己的面子就是一个优秀父母的人设。

我们会根据成绩来评价孩子,表现好就奖励,表现不好就批评。之前看因为学生跳楼事件引发的孩子在网上发声,不管是成绩好坏,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是家长们的工具,家长爱孩子的条件就是成绩好,如果成绩不好,父母是不会爱你的。虽然不管怎么样,父母都会爱孩子,但是这种基于期望激励理论表现出来的做法,在孩子看来就是成绩决定了父母爱你的程度。

2.自己心理真实的看法是觉得孩子不太行。自己对孩子的保护的行为,是因为觉得孩子不行,因而给与帮助。如果你觉得孩子能搞定一个问题,是不需要鼓励的,让他自己放手来就可以了。很多成绩不好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告诉他「你可以的,下次就一定可以,你在努努力就可以了」。在态度和行为上也非常注意了,但本质上还是在说「你不行」。

意识到这点之后,作者便开始意识到两个问题:
1. 要无条件的爱孩子。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孩子,不再因为外界评价导致自己面子受损就批评,不在讲究技巧,急着去改变孩子,而是改变自己的动机。

2.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孩子的特质,去观察和沟通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去挖掘他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其信心。

3.培养自己内在安全感。不再因为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通过这种转变后,作者的孩子开始慢慢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然后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并变得越来越好。而这种转变的过程来自于自内朝外。你的认知和看法发生改变,你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lw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