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在官网上发布了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这高大上的公告竟出现了一个来路不清的“商”字。“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中的“教育部”的前面怎么有一个“商”字呢?理解成“商讨”“协商”文义与文法上皆不通的。
这“商”字处,最大的可能原先是“经”字,输字时输成“商”了。“经”与“商”距离很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我想,打字员用的是拼音输入法,难分清in与ing,便用词组录入的形式,准备先打出“经商”,然后把“商”字删去。这种做法我们常用。结果,删除时,把“经”字删了,留下了“商”,酿成了错误。——猜想而已,人大脑的一念闪,人双手的一哆嗦,福尔摩斯也推不出来。
现在各种媒体上因为拼音输入而出现文字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连知名网站文章中错字现象也成了常态。不能说他们水平不行,大体是写作者马虎,制作者草率,审核者敷衍。但教育部的公告有这样错误就不应该了。不过,故宫博物院的锦旗上都写错字,清华大学校长都读错音,现在她错一下,也不太出人意料。
我说出来了,总有点忐忑。这个热点公告出来后,各大平台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简接转述都保留着“商”字。是它本来就没有错吗,还是都视而未察,或为尊者讳,甚而不敢指错?
不过,有人站出来为之辩析也属正常,就像当年竭力为“撼"字正身一样。
另,让标题文字自动转行也不是一个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标题多一个字或少一字就好了,恰让"公告"两字转入下行或整个标题占一行。不幸字没多也没少,于是,一个“告"字吊在下面了,没的让人糙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