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长读书会#张利锋阅读分享第162天
早上阅读了万维钢《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第三章“感性中的理性”剩下的三篇内容,分别是目的论的幽灵、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真实世界和魔法世界的区别,同样使用手写在笔记本做了一些笔记,最近的读书都是在尝试使用万维钢老师在《万万没想到》中提到的强力研读法,看书都看两遍,第一遍是通读,思考,第二遍是做笔记。由于自己水平的限制,现在也仅仅是处于一个“形似”的模仿状态,还不能真正的称得上万老师的强力研读,所以要坚持使用,不断的去思考,去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进步。最近看的书对自己的认知也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无形中自己看待问题也不像之前那么偏激,慢慢的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了解了之前不了解的一些知识,继续加油!
今天来重点说一说万老师这篇关于科学的话题——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
看到这篇文章开始就介绍了《思维简史》这本书,作者伦纳德·蒙洛迪诺是一位成功的科学作家,也是一位真正的物理学家。这本书讲的是人类历史中最厉害的科学家的冒险故事。于是我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翻看了下,发现“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这篇文章是《思维简史》这本书的推荐序言,这本书共有两篇推荐序言,另外一篇是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吴军老师写的。万老师和吴老师这两位老师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于是顺便看了下吴军老师写的推荐序言。其中吴军老师提到:好奇心、系统思考的方法(或者说思维方式),以及不断挑战极限的精神,应该是人类立足于世界的根本。还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首先不是在学识上,更不是在金钱上,而是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上。”都是让人受益匪浅。还是回到万老师的这篇文章。万老师提到:开启科学的第一步,是脱离日常生活。给我们界定了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一个反常识的,永远在革命的,不以实用性为目的的东西,是纯粹精神上的追求,是人类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想要破解世界的源代码。
万老师还说:在真实历史中思维方式总是先行,是有了思维方式的重大改变,才有了生产生活的重大改变。这和吴军老师的系统思考的方法是一致的。只有从思维上改变了,才有可能对生产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最后,万老师提出了科学家应该具有的三个核心价值观:
1. 目的是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2. 理论要能用数学精确表述
3. 对错与否取决于对自然的观测和实验。
【个人观点】小时候我们男孩子一般都有个做警察、科学家、工程师之类的梦想。一直以来自己的头脑里的科学家都是在语文教材中学到的爱迪生、牛顿、伽利略等大牛,但是对科学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并不怎么理解,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搞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曾经有一段时间对大学里做科研的那些老师有些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做的研究都是理论上的,没有一点实际的价值,也无法转换成为生产力,还不如社会上一个小小的公司,而国家每年却投入那么多的科研经费,而那些所谓的科研人员做出来的成果却非常少,经费都被那些打着科研名义的老师腐败掉了,加之近几年来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让我自己内心的小宇宙多少有些愤恨,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愤青的年纪。
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确实是刷新了我自己对于科学的认知,科学确实是需要大胆的设想,需要不断的革命,当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可能就是后面几年的热门方向,而那些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进行科研实验的研究者们则成为了我异常尊重的对象,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努力,才有了社会不断的改革和进步。我开始升级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想去探索探索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