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在朋友圈看见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余映潮老先生的 《72岁的余映潮,为什么还那么拼?》,看后感悟很多,从余老的成功之路我们 可以看到,余老除了对“语文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更为重要的是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探究了几十年。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上班20多年从来没有涉及过文科班的课程,说出原因来估计很多人都会哈哈大笑,我毕业后直接选择数学而不教语文的主要原因是:1、因为小学教育的条件差,所以我对汉语拼音中的某些音节掌握的特差,给我一个汉字如果让我加拼音,很容易出现音节错误或者声调不对;2、我写汉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缺胳膊少腿或者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偶尔出个生僻字,我念都念不准,所以我从来不教文科,并且不教低年级的数学,因为有的字需要加拼音,我怕因为我的错误而耽误了刚入学的孩子们。
随着女儿的上学,我走进低年级课堂,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才掌握了声母、韵母、音节等拼音知识,可以这样说,孩子上了一年级,我也随着学了一遍拼音,这才让我对拼音不在害怕,所以近几年一直停留在低年级段教数学。
数学的语言准确严谨,让大部分的数学老师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说话干脆利落、简明扼要,所以长期当数学老师的人都贴着标签,几句话出口,旁人就可以判断出来你是数学学科的教师。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去提笔写文章,并且还一写就坚持了两年。最初写文章,只是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感人的故事情节或者优美片段的时候,就写下几百字的文章来表达我的思想感情,但语句大多都是干巴巴的,如我自己形容我的文章——骨干美人!
初次尝试写有关教学的文章,是在班级微信群里发现,很多学生家长抱怨孩子太笨,怎么讲都不会做题。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经常抱怨的家长分两类:一、知识层次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自己孩子;二、知识层次高,自己会做题但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孩子讲不明白题。为了实现家校合作,也为了让家长也学会如何辅导孩子,我才提笔写有关知识讲解、辅导方法等方面的教学随笔,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学习感悟……等等。文章的字数也越来越多,从干巴巴的几百字到知识性充盈几千字的教学篇,越写越顺手,越写越有思路,从写文章地东拼西凑到现在的完全自我创作,字数也累积到了四万多字,我自己都为自己惊叹,原来我也会写文章!
72岁的余老都这样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畏缩,每天坚持读一点点书、钻研一点自己的业务和专业,我相信,我们总会有收获!
凌晨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