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办宁国府
上一回结束说这年年底林如海身染重病,写书来接黛玉回去,贾母让贾琏带黛玉同返扬州,并嘱咐仍带回来,不知后来如何?
这一回开始没有说贾琏和黛玉后来如何,曹公暂时把这条线撂在一边,只是说自贾琏走后,凤姐无趣,借着凤姐的梦引出了十三回的两条主线。
结构:这一回是两条主线在走,十二回贾瑞的没和十三回秦可卿的没是两条交错,曹公把这两条线编制在一起。让我们看到贾府两种人两种不一样的丧礼,不一样的生存状态。
概述:
先说第一条线。曹公借着凤姐做梦,写出了秦可卿没了,这是一种很惊人的写法。在停灵期间,客人们来吊,贾珍见灵幡经榜上的名字没有官位,不体面,心里不自在,就用一千两银子从太监戴权手里给贾蓉买了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衔。
再说第二条线。秦氏没了,贾府无人管家,尤氏犯了旧病(尤氏的犯病曹公写的很暧昧),不能料理事物,达官贵人来吊,贾珍怕失了礼数,让人笑话,心中不自在,面露愁容,宝玉发现给贾珍推荐了凤姐来管事。贾珍在经过了刑王夫人同意后,把凤姐借到东府来管事。
笔记:
贾琏送黛玉回扬州去了,凤姐心中实在无趣,晚上胡乱睡觉了。一晚,和平儿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觉三更,星眼微朦(曹公用词很高妙,是醒,是睡?难以琢磨),秦可卿突然来访,并告诉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说贾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要为日后的败落做个打算。并给出两条建议:①买田地②建学堂。不可忘了“盛宴必散”的俗语。还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门路”。凤姐不懂,欲问,突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钟,凤姐惊醒,人回:东府容大奶奶没了(这个“没”用的真好)。
凤姐闻听,吓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穿衣,往王夫人处去。宁府老一辈、平辈、下一辈、家中仆从老小都悲号痛哭。
宝玉梦中听说,连忙翻身起床,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觉“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袭人忙扶,问,宝玉说:木事,急火攻心。整理衣服,见了贾母,要去东府。
贾母一怕人刚没,不干净,二怕夜里风大,但宝玉执意要去,贾母妥协了,只是多派了人手照看宝玉。
到了宁府,那里早已灯火照如白昼,乱哄哄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贾家代字辈的,文字辈的,王字辈的,草字辈的几辈人全部到场。贾珍哭的泪人儿一般(这种“哭”法,超越了常理,有蹊跷)。有又秦氏的老爹和弟弟并尤氏的娘家人尤氏姐妹都来吊。贾敬知道了,但要安心飞升,怕回家染了红尘,也撒手不管,随贾珍随意闹腾。
贾珍见老爹不管,就放开手来大干一场。薛蟠自告奋勇提供了万年不坏的樯木。帮底都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声如玉石。贾珍问:多少钱?薛蟠说:拿一千两银子,只怕也没买处,给几两银子做工钱算了。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用上等杉木就行了。贾珍不听,依然你行我素。
这时,秦氏的丫头瑞珠见主子走了,也触柱而死。另一丫头宝珠,愿为义女,请任摔丧。
秦氏停灵会芳园,贾珍想着达官贵人来吊,贾蓉没有官名,灵幡经榜上写着不好看,心里不自在,就花了一千两银子从太监戴权手里买了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衔。
接着有人来吊。忠靖侯史鼎夫人、锦乡侯、川宁侯、寿三伯,稍时,宁国府街上一条白茫茫人来人往,花簇簇宦来官去。
贾蓉领了凭证,灵前的供用执事等物,都按五品职例。一切都是五品官家的排场,豪华气派。贾珍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父子两都有了脸面,在丧礼上也风光了不少。
尤氏老病犯了,不能料理事物,贾珍怕亏了礼数,人家笑话,心里发愁。宝玉得知,把凤姐推荐给了他,贾珍喜不自胜。拜访刑王夫人,请求借调凤姐来宁府主事。王夫人怕凤姐没经历过婚丧大事,众人不服。贾珍说,凤姐木事,能行。
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才干。虽当家妥当,但未办过婚丧大事,见贾珍央她,心中早已欢喜。说:里面的大哥哥都料理清了,不过是外面照看照看,有啥不知的,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听言之有理,就答应了贾珍,让凤姐管事。贾珍体贴凤姐来往辛苦,问:住哪里?凤姐说,西府也要管,来回跑吧!
这一回结束是刑王夫人走了,凤姐一人坐在一所报厦内,分析着宁府中往昔仆从们做事的风俗,盘算着存在的利弊,到底凤姐该如何来安排呢?请看下回分解。
精彩回顾:
这一回里太监戴权卖官写的很精彩,清朝有捐官的制度,第十回张太医就是上京为儿子买官的。卖官本是户部所管,但太监戴权大包大揽。曹公借着这一回重现了那个时期卖官,买官的鲜为人知的真实事件。
贾珍一想到贾蓉不过是个黉(hong)监生,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七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坐了大轿,打道鸣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
贾珍心中早打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有凑巧,正好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员。
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份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要求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即使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忙命人写了一张红纸履历来。贾珍看了,忙送与戴权。戴权看时,上写着:
江宁府监生贾蓉,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丙辰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戴权看了,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道:回去送给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日我来兑银子送过去。小厮答应了,戴权告辞,贾珍十分款留不住,只得送出府门。
临上轿,贾珍问:银子还是我到户部兑,还是送到内相府中?戴权道:若到户部,你又吃亏了;不如称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贾珍感谢不尽,因说:待服满后,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
总结:
一.①宝玉从梦中听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不觉“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②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的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③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她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第五回)。这些小细节既暗示了众人对秦氏的怀念和不舍也透露出秦氏做人的为难。
二.贾敬听说长孙媳妇没了,因自己早晚就要飞天,如何肯回家又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故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这里暗示出贾敬只关心自己,管你贾珍上房揭瓦都行,反正我就要成仙了,你好你坏不管我事。
三.①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坐了大轿,打道鸣锣。②戴权说:若到刑部,你又吃亏了,不如称准一千两,送到我家就完了。③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找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我家。这里暗示出戴权的权威和手眼通天。
四.凤姐不敢接牌,只看着王夫人,王夫人道:珍哥既这么说,你就照看照看罢了,只是别自作主张,有了事打发人问你哥哥嫂子一声要紧。这里暗示出凤姐虽很想管这件事,但,很有分寸,还是王夫人亲口说出才好。
五.①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容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也是二十两,其余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两二两,三四两不等,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十二回)。②薛蟠说: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也没买处。戴权说:若到刑部,你又吃亏了,不如称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曹公将贾瑞没了和秦可卿没了,这两回放在一处对比,暗示出贾府两种人两种不同的丧礼和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六.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吓得众婆娘唿的一声藏之不迭,°凤姐款款站了起来。暗示出凤姐的胆识过人。
七.宝玉见坐间还有很多亲友,不便明言,走向贾珍耳边说了几句。暗示出宝玉的谨慎。
八.①可巧薛蟠来吊,因见贾珍寻好板,就说:我们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外潢(huang)海铁网山上,做了棺材万年不坏。②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以上等杉木也罢了。贾珍如何肯听。暗示出贾珍的恣意奢华。
九.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忙命人写了一张红纸履历。贾珍看了,忙送于戴权,戴权看时,上写着:江宁府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丙辰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这里让我们了解到贾家几辈人的官职,贾蓉二十岁。
十.①薛蟠笑道: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也没买处,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银子做工钱就是了。这里暗示出薛蟠豪爽,散金如土的性格。
佐料:
一.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共赏。
胡乱,拥炉倦绣,浓熏绣被,星眼微朦,束带顶冠,恍惚,赫赫扬扬,乐极生悲,周而复始,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怜贫惜贱,爱老慈幼,悲号痛哭,索然,急火攻心,血不归经,照如白昼,人来人往,摇山振岳,伸腿,飞升,恣意奢华,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声如玉石,解锯糊漆,白茫茫,花簇簇,喜不自胜,藏之不迭,款款,卖弄才干。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天机不可泄露。
二.我们不妨来看看“树倒猢狲散”这个警句。
红楼其实一直在暗示着一个信息:树倒猢狲散。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贾府在巅峰后开始走下坡路,老祖宗贾母本想在中秋佳节,带着一大家子人中秋赏月热闹热闹,却事与人违,宝戴去赏月了,李纨和凤姐病着,一下子缺了四人。
既然搭起了台就不能失了戏。清冷归清冷,贾母依然带领众人赏月。贾母见月至天中,比先前越发精彩可爱,就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就将女孩传来,说:音乐多了,反而失雅,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女孩走了,贾母和后辈们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边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
趁着着明月清风,天地空静,真令人烦心顿释,万虑齐除,默然相赏,听约有两盏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贾母说:好听么?众人笑到: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的老太太带领着,我们这也得开些心胸。
其实在暗示着贾母就是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在贾母带领下,大家的生活都有了艺术品味。这棵大树,罩着贾府大大小小三百口多人。后来贾母没了,贾府真的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此文纯属笔者的一点拙见,若有吹毛求疵之嫌,敬请文友们谅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