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知音究竟有谁?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11:35 被阅读0次

    《红楼梦》中各类人等,唯有林黛玉超凡脱俗,到世间来本来就是还神瑛侍者的眼泪,很多情绪,对事物看法,大观园中显得和众儿女完全不同。从小离家,敏感的人往往看到更多,点滴感悟也很难与其它人分享,变成了日夜不息的眼泪,化为了众多诗稿名篇。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黛玉去找宝玉,偶然听宝玉赞她从不说“混帐话”,原文是: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什么是懂得。不同阶段,我们总会有和自己亲近的人产生隔膜,会认定是他或她不懂得自己,因为我是这样一个透彻的人,所做的都是有着一定的缘由,可是往往他人会从不同角度劝说,要求,这样就产生了误解,怨恨情绪。

    懂得是期望对方对自己价值观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行为举止异乎寻常信任,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这样要求,即使是亲人,也很难有着准确的估量,所以说“知音难觅,弦断有谁听”。

    林黛玉和贾宝玉林林总总的矛盾问题,是对懂得的渴望,也是人性的渴望。

    正如在湘云和黛玉的矛盾中,两头受气的宝玉所写下的: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担心别人看不懂,还在后面补充一首词,“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宝玉的意思是没有我就没有你,我们俩相互依存,不分彼此,何必管别人不理解?

    正是这种小儿女相互猜测,彼此磨合的过程中,人对人的理解逐步加深。

    第七十回,林黛玉做了一首长诗《桃花行》吟咏春色,句句春色,句句诀别。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

    “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

    宝琴笑道:“你猜是谁做的?”

    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子稿。”

    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

    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

    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

    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众人听说,都笑了。

    接连经历过了薛宝琴和薛宝钗姐妹的考验之后,众人“都笑了”,对他的判断做了不言而喻的肯定。大家不得不心悦诚服了,知黛玉者,宝玉也。

    黛玉在场,但她一句话没说。

    他们的“心”,早已经在一起了。

    这就是知音的基础,红楼中若无此,就只剩下喧嚣寂寞。

    懂得后如何。懂得之后,这样的人生虽然依然是寂寞如雪,但是终究有一点馨香可以分享。关键是一种信,如湖水中的涟漪,虽然有荡漾,但是你知道含义,有趋同的价值观。

    贾宝玉听到《葬花吟》后,悲恸欲绝,哭倒在山坡上绝非一时伤春悲秋,不是仅仅哀叹林黛玉一个人的悲剧命运,而是对所有大观园众多美好而鲜活的如花般的生命的惋惜与哀痛。因听明白了《葬花吟》悲凉含义,故由此及彼,由小及大,思考到人生虚无。

    庄子在惠施死后,叹息没有能够谈话的人,鱼乐之言棋逢对手才能表达。

    一瞬和长久。书中第二十三回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负了林黛玉。

    “掉在池子里”是家破人亡处境糟糕,是贾宝玉有了死志。癞头和尚出现,度化了他。随之出家做了和尚。

    驮一辈子碑,是贾宝玉替林黛玉守墓余生,践行当初不离不弃,你死我做和尚的誓言。

    苏轼月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王子猷雪夜乘船看望戴安道,西湖边和张岱湖心亭看雪的人,都是人生知己一瞬。

    虽然有宝钗体己,湘云和诗,还有香菱学生,但能够感同身受的人,少之又少。

    虽然才高于世,知音只有宝玉一人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黛玉知音究竟有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xa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