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安全感是指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感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能享受兴奋、宁静、愉悦的生活,都是心理有安全感的表现。
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能解释人们安全感心理的心理学效应呢?
跟随大流最安全的心理学效应: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相对于独自一人呆在寂静偏僻的地方,站在热闹的大街上,置身于人群之中,更能给人安全感。
同样的道理,跟随大众的做法让人们觉得安全,人们也会倾向于认为大众的做法是对的。
比如装货物的车子出事故,然后货物被群众哄抢的事件。
比如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事件,最开始欺负人的可能只有一两个,如果被欺负的人没处理好,那可能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欺凌的行列。
比如网络言论暴力事件中,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跟随大流去谴责某一个人,然后指责的言论就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自古以来就有法不责众的说法,置身在众人之中,做事似乎可以不论对错,姑且不论是非曲直,从众确实能给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跟随指引更可靠的心理学效应: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在现实生活中,权威不一定是名人,名人也不一定是权威,而且权威并不单单是指人类,还包括诸如主流媒体等权威单位。
比如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旦因为某些机缘,被各类新闻媒体炒作,有可能会立刻爆红,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跟着权威的宣传去关注这个人,这就是权威给人的安全感。
比如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在我们和别人讨论或辩论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引经据典,以此作为我们论点的佐证,这些经典也是一种权威,它们能给引用的人安全感。
比如在一个组织中,身在高位的一些人,我们姑且称之为领导吧,其实这些领导在这个组织也是权威,TA们的言行往往更容易引发其他人的关注和效仿,因为这些领导也能给组织内的人一种安全感。
人们普遍倾向于认为经过权威的重重筛选之后,TA们给出的都是好的示范,因此服从权威会让自己有安全感。
越熟悉越有安全感的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又称为多看效应、暴露效应、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说的是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
当然,曝光作用也有以下三个前提:
1、最初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曝光作用无法产生。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常见面只会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曝光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
比如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提防陌生人,极少会告诉孩子要提防那些熟悉的人,因为熟悉的人会给人们一种安全感。
比如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各种广告,那些企业之所以花大价钱做广告,为的也是增加大众对商品的熟悉程度,在消费的时候人们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熟悉的商品,因为熟悉的商品能给人们安全感。
比如我们追求一个人的时候,也需要经常在TA面前刷存在感,时常找机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TA的周围,以增加TA对我们的熟悉感,这也是利用了曝光效应所带来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想要给一个人安全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经常出现在TA身边,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得到比失去更安全的心理学效应: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针对同一个问题时,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通常是指失去和得到之间的不同表达。
比如有个吝啬鬼掉到河里,岸上的人对他喊“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但这吝啬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而当岸上的人对他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这吝啬鬼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好心人的手。
比如如果你有几个好消息要发布,那最好分几次发布,如果你有几个坏消息要发布,那最好一次就全部发布。
因为在心理上,得到会给人们安全感,而付出、失去会给人危险感。
了解到这些和安全感有关的心理学定律,虽然无法马上给自己增加很多安全感,但是至少能让我们明白一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所在,也可以用于增加其他人对我们的认可度和安全感。
我是明月,每天坚持做原创,可爱勤劳的心理咨询师一枚,既然有缘相遇,关注我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