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先普及一个概念——“非辩护型回复”,就是遇到误解,不要急着辩解,不需要一大堆解释,只需要回复表明立场或态度的“是”或者“不是”,甚至也可以回复一个不表明任何的“好的”或者“知道了”。
我以前也喜欢“辩护型回复”,所以每次一旦被人误会,也不管这误会是大是小,就急急忙忙地解释一大通,结果发现越解释,人家越觉得你有问题。
你想啊,本来一个小事情,即便不解释,人家也不觉得有啥,你解释得越多,是不是越显得你有问题?
相反,如果只简单进行“非辩护型回复”,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将变得非常简单。
举几个例子:
“你是不是吃了我放在冰箱的冰淇淋?”
非辩护型的回复是:“没有。”
辩护型的回复是:“没有,我也不知道是谁吃的,反正不是我吃的。可能是小明吃的吧……”
你发现没有?非辩护型的回复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而辩护型的回复,往往会带出很多延展,如果你每次回复都是辩护型的话,问题就会不断再延展出新的问题,然后变得没完没了。
当然了,“非辩护型回复”有时候也会显得有点冷漠,尤其是在网上沟通,没有任何表情的情况下,那为了避免这点,可以在回复的时候,加多一些语气词,比如“好的呢”、“不是呀”、“没有啦”、“OK哈”。
最后,也不是所有的误会都需要澄清,需要回复,需要在意,有人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只要说话,就一定会被误会,对于重要的人,我们可以去解释,但是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人,误会就误会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