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师范毕业的我,已从教18年余。这18年来,我一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从只比学生大上三四岁的姐姐身份,到和学生家长同龄的妈妈身份,岁月带给我过早的华发,也带给我更多的人生感悟。
一、爱心育桃李,文字也成蹊。
来到实验学校以来,十一天的工作日,我都会坚守岗位。上学期我还把我的办公地点搬到了教室里,和学生一起上课、学习、打扫卫生。记得那天当我宣布班里新来了一个学生,她叫张秋丽的时候,教室里掌声一片。
只要和学生在一起,我就会发现我是一个善于制造故事的人。特别是和那些顽劣的后进生,斗智斗勇共勉互进,因为一只在自习课上横冲直闯的纸飞机,我和郡郡同学共写一篇教育叙事,还发表在滑州杏坛上。2018年学期末,我给班里的四十个孩子每人写了一首诗,还得到总校和学部领导的表扬。我不是为了表扬,我是发自内心的在给他们真诚的评价,不吝啬赞美,亦不回避批评。
没有师爱,哪里会有对每一个孩子优点缺点的深谙熟稔?没有师爱,哪里会有孜孜不倦的言词恳切?没有师爱,哪能把四十个孩子都当宝对待?
我对孩子们付出爱,同样他们也以爱来回应我,而我们传递爱的方式更多的就是文字:记得有一次月考,作文是《我最崇拜的偶像》,整个年级里写老师的并不多,但我带的两个班把我当偶像的竟达20余人。为人师,能使他们崇拜是一件幸事;而能给他们正能量的影响,更是一件幸事。每当有孩子对我说,他的梦想是要当作家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的职业是幸福的,甚至是功德无量的。
二、问渠清如许,源头活水来。
2017年,我获得了滑县首届名师的称号,其实这“名师”的光环要不得,却成了我继续努力继续前行的动力。归功到底,源于我的热爱学习,我把学习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快事。记得刚加入滑县优秀教师读书会时,我坚持每天读教育专著,坚持每天写读书感悟,至今,已有6、7本的文字记录;2017年12月,我开始了简书创作,分享教学心得,写我喜欢的诗歌,一年多时间,我的简书文字已达43万余字,发表在滑州杏坛和《教育时报》上多篇。
我把教室作为实验田,尝试高效课堂、开展晨诵课和演讲课、创办班级文学社,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我的飞翼班已经走过两届,从班级组建,到文化育班,“飞翼”已成为我的班级教育名片,现在的八一班在德智体各方面也正走向更优秀。
我钻研语文课程和部编本教材,对不同学段不同文本都有新的领悟,并在实际教学中做了新的拓展和整合,我坚持写教后心得,在反思中成长。特别是本学期我关注王君和肖培东的公众号,研究他们的课例和教育思想,但我不想模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汲其所长,在走的,是适合我自己的路。我曾获得安阳市优质课、滑县优质课一等奖,获得全县说教材第一名,获得县级优秀教师、文明教师,也开展名著阅读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也多次参与乡镇送课下乡活动,获得好评。
我觉得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应该归功于学习,唯有学习才是为师之本,治学之道。
三、虚心低头叶,共勉榜样枝。
在专业成长还是为人处世上,我力争做到踏实上进,谦虚谨慎。我特别喜欢那些爱学习的年轻老师们,像魏雪静王晓春,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上,我都会有求必答、热心指导。学校的听评课上,我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提出中肯的建议。身为备课组长和班主任,我勇挑重活,力争为其他老师铺好路服好务!
教育的路,愈走弥坚,也愈走愈幸福。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篇作文,做好每一天的教务管理。“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就让我做叶的事业吧”我这样说,也这样做着,累也是幸福!
18岁时,我走上讲台,是老师是朋友。18年后,我站在讲台,是老师是妈妈。我愿坚守这一份永远18岁的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活出精彩!纵使我60岁退休的时候,我就会骄傲的说――捧一颗心来,我已倾我所爱,我,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