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藏生死书‖参透死亡的真理,愿每一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

西藏生死书‖参透死亡的真理,愿每一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

作者: 爱琴海ai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5-10 14:13 被阅读0次

我发现今日的人们被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毁灭和失去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活在死亡的恐惧中,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当然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由于相信人生只有这一世,大多数现代人已经丧失长远的眼光。……

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来生的无知,使得我们的环境受到变本加厉的毁灭,正威胁着一切生命。更令人苦恼的是,并没有谁教导人们死亡是什么,该如何死去,也没有人给予死后的希望,揭开生命的真相。……

不管是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将死亡浪漫化,都是视死亡为儿戏。无论对死亡感到绝望还是陶醉,都是一种逃避。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真实。……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可悲啊!……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说实在的,当我打开《西藏生死书》,开始读着书中第一章如此这般的观点时,心中可谓思绪万千;毕竟,作为知识分子对这其中一些东西有着本能的抵触,而与此同时,内心深处,却宁愿相信它是对的。

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对生的留恋。想必但凡常人,都和我一样,热爱生而恐惧死;即便这人世有千般苦万般难,也极少有轻易舍得放手的。

在我的记忆中,对死最初的恐惧尚还是一名初中生时,记得那是一节自习课上,我望着楼下的操场,突然就想: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我也就不知道它将会发生什么事,世界之于我来说是一片空白,而我本身也将是一片虚无。那该多可怕,多可惜啊!我忘记了当时是出于何故,但那种想法可以说是突如其来。

这便是我最早生发的对死亡的感触。其实,怕死,没啥丢人的,只因是人之常情;而对死既一无所知又无能为力,却是令人极其苦恼和尴尬的。于是,我们也便学会了对死避而不谈。好像不关注它,它便不存在似的。

我很喜欢毕淑敏的《拯救乳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书中那些乳癌患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当然,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初,大家各有各的恐惧、愤怒和烦恼,但经由抗癌小组的关爱、疏通和训练,每个人都能安详地走向死亡。其实,这是作家毕淑敏因曾经身为医生而积累的人生智慧和豁达,借由故事来传递给我们。很清楚地记得当时读书的感受:坦然地接受生死。因为作者告诉我们,死亡是正常的。

但,这个故事仅是试着教会我们坦然地面对死亡,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同时,我也一直记得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有关对生死的探讨;其中《神和鬼的问题》当时很是令我震惊。我所震惊的,不是杨绛先生对“迷信”观念所持有的一定的认可度,而是她这观点竟然能被大大方方地刊印出来。

真的少有作家公开地,或“正规”书籍堂而皇之地认可神与鬼。不过,但凡我们抱着平常心来读,就不能对作者的观点持完全反对的态度。诚如作者所言:我本人只是怕鬼,并不敢断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实在,也许我只是迷信。但是我相信,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这话该不属迷信吧?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无非是说服自己来相信《西藏生死书》中之所言。尽管书中的许多东西,如今我仍是不愿去轻易相信的。

相关文章

  • 2020-10-19

    《西藏生死书》经典语录: 1.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

  • 西藏生死书‖参透死亡的真理,愿每一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

    我发现今日的人们被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毁灭和失去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活...

  • 《西藏生死书》经典语录

    1.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

  • 西藏生死书2:一本需要用生命去读的书

    玉清日更100天第87天❤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

  • 完结非完结

    《西藏生死书》虽然看完了,但是对于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探索却刚刚开始。作者也希望我们既不恐惧死亡,也不恐惧生活,而是以...

  • 女神对话(一)

    一天, 妈妈:今天在悟空寺庙碰到方丈,我和方丈说我参透了生死,我不怕死。方丈说我还是没有参透生死,我说那么到底什么...

  • 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

    死亡是每个人这一生都要面对的主题。除了面对自己必将死亡的结局,还要在前往这一归宿的路程中,不停地面对周围亲人、朋友...

  • 死寂〈二〉

    其实,死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怕死,肯定活不长,不怕死,兴许还能活的久一些。 ...

  • 苦修一辈子,为的就是这个东西

    雪漠:《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出版后反响很好,北京有些专家甚至认为,这部书的价值,不在《西藏生死书》之下。这种说法...

  • 死亡是一面镜子,反映生命整体意义

    死亡,是结束吗? 死亡,是一瞬间吗? 我们思考生,思考活,却难得有时间思考死。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藏生死书‖参透死亡的真理,愿每一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iu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