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回暖。
在我家住了近一个月的亲戚(男人舅舅家儿子)昨天回学校了。早上我在想:一般老人家会把被罩床单之类的拆洗,婆婆是不会的了,在这住了有几年,从来没有的事情。有瞬间的气愤,转眼又想:反正那张床也没人睡了,等我周末拆洗也无所谓,情绪就这么过去了。
晚饭的时候听到洗衣机搅动的声音,心想:莫非拆洗啦?一看果然,甚是意外。
婆媳相处,我做过努力。自然这种努力我也希望看到成果,当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依然如故,就会泄气。情绪高昂的时候接纳度也很高,能看到做了一些让我想不到的事情;情绪低落的时候,生气、抱怨,决心不再改变。
我大概像个孩子,希望改变能够被看见,希望改变能够换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曾经老人跟孩子玩时我各种干预,我看到了他们似乎畏手畏脚起来,于是我放开,当他们跟孩子在一起时我离开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给孩子吃我认为不好的零食想着难得不至于如何;
曾经我希望他们能够如我所愿一样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的他们依然如故,渐渐的我也就放开了,随便他们,爱干啥,怎样都随意,不做要求,不做期待;
我想要他们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想要能够吃到可口的饭菜,想要他们像大多听上去的老人那样承担更多的家务。
事实上他们就是那大多数以外的老人。
理论上我清楚,干净整洁的家是我的需要,他们无论怎样都舒适,是我自己对环境有了一定的要求;饭菜的口味也因我比较挑剔,他们作为原始家庭的一家三口已经习惯了婆婆几十年如一日的厨艺,只要能进嘴都能填饱肚子。
我可以天天在外吃,可我舍不得花那样多的钱。
我对想像里的父母有一个模板:他们该是体贴的,为子女着想的,我那样挑剔的胃口希望也能够被满足。我希望他们主动承担起家务,那样我觉得即使我不说,他们也该知道子女工作了一天需要休息。我希望他们能给子女真实的支持,而不是遇事只是无谓的唠叨、瞎担心。
再加上听着别人口中的婆婆,想想自己的婆婆,唉,差距啊。
当我的改变带着功利心,似乎一段时间之后,待我情绪低谷,一切又回到起初,但,起码,我已经在几条分叉路上做过努力。
情绪必不可能一条直线,它像过山车,忽上忽下,方能饱览更多的风景。
愿自己在婆媳关系的这条过山车上能看到更多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