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在实习的时候。
到呼吸科的第一天,因为带教老师是夜班,所以我也和她一样。那天,接班不久,就接待了一个老先生,五十多岁的样子,然后就是量体温,输液。因为他的病床是在1床,在走廊的尽头,而且是一个人,无人陪伴。不久我好像就听说他因为尿毒症晚期去世了。老师让我把那病人的输液拔掉。我想或许是我听错了吧,毕竟当地的方言我还不太熟悉。
可是走到病床前,我看到他的脸上蒙着白布,吓得要死,赶快跑了。后来是老师陪着我做了临终处理。因为印象过于深刻,过了十几年我还是记得很清楚。
那天快下班的时候,护士站对面抢救室的病人突然病情恶化,我跟着老师一起抢救。推完地塞米松后,医生开始胸外按压,最终还是回天乏力。我看着那个病人的脸慢慢变得苍白,竟然忘记了害怕。病人的老婆哭声震天,打破了午夜的宁静,病人的女儿 在一旁哭泣。患者的诊断是发热待查,一直到死也没有查出原因。此时我感到深深地悲哀,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悲哀,虽然当时我只是一个实习护士。
后来日子久了,我接触的死亡多了,做临终处理时不再感到害怕,只是心里还是会觉得难过。
二
再后来我回到家乡的一家医院上班,在病房上了三年夜班后来到现在的科室。
因为接触的都是尿毒症晚期病人,刚来时觉得很压抑。这些病人大都脸色蜡黄,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或只有少量小便,所以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到这里来通过人工肾来帮助排毒。但这不是治疗手段,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这个病完全是富贵病,我刚来那会就是四百块钱一次,那时医疗保险机制还不太健全。很多人没有保险,常常隔了很久才来一次,因为身体不能排毒,常常臃肿不堪。我曾经想过给那些人捐款,可是护士长说,他们不是一天两天,我们的力量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工作时尽可能地对他们好一些。
记得那时有个女病人,因为生病丈夫抛弃了她。每次来时都是由母亲陪着,有时母亲把自己生病时别人探望的钱都拿出来给她透析。后来她的儿子也放弃了她。最终她再也没有来。我们知道如果不来透析只能有两个可能,要么换肾,要么死亡。她只能是后者。我们除了惋惜什么也做不了。
好在医疗保险制度越来越好,国家也把尿毒症纳入大病救助。低保病人每个月还有慈善总会的救助,病人的负担逐渐减轻。
印象最深的是个小病人,叫小璐。她从2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腹膜透析,一直在南京儿童医院治疗,因为家人的坚持,几次逃出死亡的魔爪。不过毕竟家不在南京,所以她状况好点的时候就来到我们科室进行血液透析。她来时差不多十四岁,因为是年龄最小的病人,再加上她很喜欢说话,大家都很喜欢她。
她很健谈,也很早熟。和别的同事常常会聊一些明星购物之类的话题。我在科室话不多,没事时就在一边看书。所以她常常会问一些作业或者把她的作文给我看,让我提意见,有时也会让我给她的问题做一些分析之类。为了方便,她加了我的QQ,那时还没有流行微信。有时她还会对我在空间写的那些胡言乱语做一些评价。
她很喜欢我们,她说,如果她能活到二十岁,就会大摆宴席,把我们都请去。我们说好,心里也期望着。可是最终她的生命终结在十七岁那年,或许是死于导管感染,或许是因为脑出血。因为是在南京抢救,我们也不得而知,而且她的家人很久才过来给她结账,我们也不好意思问。
虽然我们已经看淡了死亡,可是我还是伤心了很久,她的QQ在她去世两年后我才删掉,或许我就是一个念旧的人吧。
三
这些年,也失去了很多亲人,不过最伤心的是老姑奶奶。
那是一个很精干的老太太,识字不多,说话,走路都是大嗓门。她常常会从乡下来看我们,总是在周末的早晨,用她有力地敲门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她每次来时都是大包小包,带些自家的土特产,然后坐上半天。每次都是傍晚就走,说是放不下家里的鸡鸭。我一直以为她是不会生病的,她多硬朗呀。
可是她说病就病了,胃癌晚期。因为她不懂医学,我们骗她说是胃炎很快就好,就这样她顽强撑了三年。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她过七十岁的时候,我们去赴她的寿宴。那个下午,阳光真好。她坐在藤椅上,吃力地和我们说话。我们邀请她好了再去我家玩,她说好。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是在一个清晨,可惜单位那时不能请假,于是我就错过了她的最后一面。很多个周末的清晨,我常常会有种幻觉,觉得她有力地敲门声和脚步声就在耳边。
四
我自己在一次体检中曾经查出疑似癌前病变。虽然医生说得轻描淡写,不过我在百度加查资料后还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我并没有告诉家人。当时想着,如果真的确诊,也没有遗憾,何况到病发还有差不多十年呢,自己活这么久也够了。只是有点不舍得儿子,如果老公再婚,最可怜的应该就是他了吧。还有父母,不能为他们送终,真是最大的不孝了。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无奈啊。好在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事后和家人讲起这件事,他们都心有余悸。
五
差不多一个多月前,一个网友给我发信息,说要跳楼。当我看到信息时已经是半小时以后,我很害怕。发了很多消息,打了微信电话都没有回音。我想要是当和她要电话号码就好了。虽然没有见过面,可是和她聊天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如果真的发生那种事,我想我会很伤心的。好在最后她终于回复,只是太难过,但还是活着。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回了一句,活着就好。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我们无力抗拒,只能接受。逝者已逝,来者可追。所以好好过好每一天,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哲思&散文征文」好好活着,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