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999期【文本解读】

第999期【文本解读】

作者: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1-12-25 23:12 被阅读0次
      《苏州园林》文本解读

                文/高平六中  郭霞

      叶圣陶先生写道:“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不自觉的,我想到了辋川别墅。那里有华子岗、竹里馆、木兰柴、白石滩、临湖亭,水映山色,林木苍翠,鸟语花香。那是四十多岁时,仕途受挫的王维在城市中自建的桃花源,是他半仕半隐生活中心灵栖息的驿站。

      苏州园林呢?它们缘何兴起?苏州园林,又称作“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它的主人多是抑郁不得志的官吏和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这些城市中的山林,便成了主人释放自我的精神家园。身在江湖,心系田园,他们追求高雅,希望在自然中觅得宁静,求得祥和,返璞归真。

      这样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设计者的自出心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份完美,只有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才能成就。设计者和匠师们能做的,便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力求做到巧夺天工。因此,他们讲究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具体来看,亭台轩榭绝不对称,错落有致。假山的设计,“或者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让游览者心旷神怡,“只觉得身在山间”。池沼的布置更是巧妙,池沼宽敞时,“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池沼狭长时,就改为河道。不仅因地制宜,还在细节处煞费苦心。池沼里荷花玉立,鱼儿欢唱;河道上安排桥梁,一座一个样。此外,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高树与地树俯仰生姿”“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盘曲嶙峋的枝干自成一景。再来看花墙和廊子,遮而不掩,空间丰富。细节处,角落美景依旧,门窗雕刻精致,园林色彩典雅。

      其实,写作者何尝不是匠心独运?我从未到过苏州园林,却对这里心驰神往,只因初中时读了《苏州园林》一文,从此一往情深。

      作者叶圣陶先生不似茅以昇,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和历史的沿革里评价赞叹。他不是园林艺术的专家,而是一个慧眼识美的游客。因此,自起笔的叙述“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言语中就有了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他似乎是一位资深驴友,漫步园林,细观慢赏,结合经验,谈及感受。更像是园林的主人,有高雅的情趣,有执着的追求。听他娓娓道来,我们好像在与古人携手共游,还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自然美感。似乎叶圣陶先生追求的是:务必使读者无论读到哪处风景,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讲究结构顺序的布局,讲究表达方式的配合,讲究说明方法的映衬,讲究言语措辞的典雅。

      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全篇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整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再分解说明。分解说明时,先说明其主要特色——亭台轩榭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远景近景的层次美,再说明园林的次要特色——园林角落的图画美,门窗雕镂的工艺美,屋瓦墙壁的色彩美。如果再仔细阅读3—9自然段,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是总分式结构。第3自然段,说明+举例式描述;第4自然段,概说+阐释式描述;第5段,说明+阐释式描述;第6段,概说+观感式描述;第7段,说明+举例式阐述;第8段,说明+阐释式描述;第9段,说明+比较式描述。

      与我们常见的说明文相比,《苏州园林》更容易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为什么呢?这得益于作者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说明为主,记叙、描写、议论潜入其中,浑然一体。例如,开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这些叙述性的语句,让人觉得似乎在与一位老友交谈一般。第5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透过这一描写,树木的情态在我们眼前栩栩呈现。再者,作者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发表看法。例如,文中出现的五处“决不”——“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这些坚定的表达,为文章融入了浓郁的情味儿。

      文中的说明方法运用精妙。尤其是做比较、举例子的使用,相辅相成,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突出其“标本”地位。例如,第3段,先与古代宫殿、近代住房作比较,突出强调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美。随即举例“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具体说明,增强说服力。再如,第9段,先与皇家园林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紧接着,举例说明——梁柱、门窗、栏杆、墙壁、屋瓦、檐漏,颜色淡雅,与花草树木完美配合,突出其图画美。

        言语表达上,本文严谨准确,雅致深情。

      “标本”“美术画”“艺术”“忘却”“隔而不隔”“界而不界”,这些词语精炼而准确,叫人赞不绝口。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句式工整,铺排而来。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池塘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精致就见得深了”“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这些句子古朴美观,简洁典雅。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往往安排桥梁”“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耀眼”“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还有那些“就”字——“有些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层次多了,精致就见得深了”“层次就更多了”……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的欣赏、赞叹和无比自豪的心情。

      总之,无论是苏州园林的建设者,还是叶圣陶先生,都称得上别具匠心。穿越千年,匠心精神,以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交汇融合,成就经典。

相关文章

  • 杏坛研修 || 孙永芳老师:文本解读的层次化有效探究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 文本解读时阅读主体通过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

  • 《崧舟细讲文本——第七讲潜入思维之一主题先行》

    王老师对前面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已做过六讲,我们简单回顾与梳理。文本解读实际上是文本解读主体和文本解读对象的对话和理...

  • day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文本的特征,文本的主题内容、文本的结构、以及文本的语...

  •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明天的free talk 是关于文本解读,我在写的过程当中,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清楚文本解读的重...

  • 第1065期【文本解读】

    《桃花源记》妙要揣摩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妙在开篇朝代的交代,既写了故事发生...

  • 第1068期【文本解读】

    生命的另一种姿态 高平市北城中学 李平娟 “老师,为什么课文中写到’男女衣着,...

  • 第1098期【文本解读】

    好一个排比 文/高平六中 郭霞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带来了一群元气淋漓...

  • 第999期【文本解读】

    《苏州园林》文本解读 文/高平六中 郭霞 叶圣陶先生写道:“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

  • 第1118期【文本解读】

    你好,大鹏! 文/野川中学崔丽华 你好,大鹏!这是我与你的第三次相逢...

  • 第1118期【文本解读】

    你好,大鹏! 文/野川中学崔丽华 你好,大鹏!这是我与你的第三次相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999期【文本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mj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