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可可狮专家微课笔记工作生活
20171010-为何我家宝宝任性、脾气大,爱哭闹

20171010-为何我家宝宝任性、脾气大,爱哭闹

作者: 毛豆妈妈1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6:50 被阅读6次

    课程名称:为何我家宝宝任性、脾气大,爱哭闹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71010

    主讲老师:张丽川

    整理人:刘春燕

    校对人:大楠

    编辑人:毛豆妈妈

    点击查看“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集体亮相介绍

    课程内容:

    hi,大家好!我是可可狮教研组的张丽川。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来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这次答疑,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也欢迎大家多给我提一些建议,谢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宝宝的任性、爱发脾气、喜欢大哭大闹这些常见的情绪问题,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发脾气哭闹的一些原因。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我们就能看出有很多天然的不同,有的宝宝就很安静,他不吵不闹,甚至在刚一两个月的时候,就很容易自己独睡,即使妈妈不在旁边,他可以睡很久,晚上夜奶也不是很频繁,吃奶的频率也比较低,可以自己睡很久。

    还有一些宝宝就很挑剔很容易受惊,大部分的小宝宝每天会睡14个小时左右,但是这种宝宝他可能每天只睡10个小时左右,而且一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就醒了,做什么事都很急,连吃奶都很快,就像我儿子小时候就是每天晚上一两个小时就要起来喂一次,动不动就要大哭一下,这都是很正常的。

    没有说哪一个就更好,能吃能睡不怎么哭闹的宝宝那就很乖,大家就很喜欢;爱哭闹的宝宝,大家就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不乖啊。没有说要有这种比较,因为气质类型是天然的,他有一定的遗传基因的基础,性格才是后天培养的,通过与环境的这个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从出生开始家长对这两种孩子的养育方式就要有一些区别,比如说你要观察他,他是活泼的,紧张的,还是比较慢性子呢?比如说,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是一放水就大哭呢,还是很享受呢?每一个行为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个孩子气质特性的线索。对气质特性来说,托马斯切斯他就有一种三类型说法。前面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类型:

    第一种,是容易相处型,也叫易养型。这种孩子吃睡很有规律,也愿意接近新鲜的环境,对变化有很高的适应性,情绪比较积极,对一些刺激反应比较低。

    第二种,是难以相处型,也叫难养性,就我们常说的这个宝宝真的整天哭,还要整天抱着,怎么这么难养呀?这类新生宝宝,他吃睡没有规律,遇到不熟悉的环境就会躲避,适应的比较慢,消极情绪比较多,对刺激的反应也比较强烈,就像刚才说的,一有点儿动静马上就大哭。

    第三种,就是慢热型,比较迟缓型,他就反应比较中等,他活动会比较慢,对不熟悉的环境也会躲避,适应性也会比较缓慢,情绪上有一点小消极,但是又不像难养型的那么强烈,对刺激反应会比较中等一些,这是一个中间型的宝宝。

    但是,这个理论同时也指出这三种类型只涵盖了65%的被实验的宝宝,另外有35%,不能简单的划分到这三个类型之中,他们往往具有气质类型混合的特点,属于中间型和过渡型,就说这三种类型他都有一点特点,但又不是完全是某一类型的,就很难归类。这种宝宝,我们常说他就是一种过渡型,或者中间型的宝宝。

    我们看到新生儿中,有的宝宝就很乖,有的宝宝就比较难养,这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我们大家不能说哪个更好,他们都是天生的,我们是没有办法立刻就去改变他的,我们要接受他的这种天性,针对他不同的这种气质特性,来进行不同的养育方式。我们接下来,也会讲到这一方面。

    那我们先来再看一下1~3个月的宝宝,她哭闹是为了一些什么原因。

    1~3个月的宝宝,他哭了更多的可能就是一种需求的表达,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和孩子之间交流方式就会随着他的需求和欲望的不同而改变。宝宝这个时候,他大概有三种需求方式。

    第一种就是他的需求很急切,比如说很饿,疼了,难受了,拉屎了,尿尿了,身体不舒服,这个时候它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通知妈妈,就是比如说尖叫、大哭、然后挥动手臂或蹬腿这些身体的肢体的动作,等过一段时间妈妈熟悉了宝宝的这些信号,那就可以在他意识到自己需求之前将他安抚下来,妈妈也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对宝宝的需求,你要去及时的辨别和了解。

    第二种就是宝宝在需求被满足了以后,比如说他睡着了,或能够自己独自玩一会儿的时候,妈妈就要隔一段距离观察他,让他独自玩耍。那这个宝宝伸手够东西,或者眼睛追踪,看来看去,然后玩自己的手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宝宝学习自我安慰。自我安慰的能力有什么帮助呢?就是可以让他安静下来,并且为他三个月以后能够乖乖的睡整夜做一些准备。他独自玩耍的这些技能的学习,对爱哭闹难以安抚的婴儿就更重要一些,妈妈要能够放手,让宝宝自己去探索一些技能,不要时时刻刻都抱着他。

    第三种就是有时候满足了需求,奶也喝饱了,睡也睡够了,但宝宝还是在哭闹个不停,这是为什么呢?这时他可能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那妈妈就要想一些办法来帮助他安静下来,比如说跟他玩个小游戏,拉拉手,唱个歌,抱着他轻轻的对话,抱着他走一走,这些都可能会有效果。但也有时就是反复的平静又哭,平静又哭,这怎么办呢?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稍微哭一会儿,或者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说带他出去走一走,换个环境,再喂一点奶安抚一下他。虽然这种哭闹很难对付,不过也会让爸爸妈妈们更了解宝宝,也能让宝宝更了解你们。他会找出什么办法能够获得妈妈的回应,及妈妈做哪些努力能让他感到开心,还有你到底能够忍受他到什么地方。

    在宝宝小月龄的时候不用很担心他一哭就哄会宠坏他,其实这时是一个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时期,他需要你的时候,最好就是立刻回应他,或许你每次抱他不能让他马上就安静下来,但是他能够明白你是关心他的。事实上在孩子半岁以内,越是迅速耐心的去安慰烦躁哭闹的孩子,他长大以后就越不用费心,这个时候他需要不断的被安慰才能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他才能对你拥有信任。现在帮他建立这种安全感,会帮他打下自信和信任的基础,以后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

    接下来,我们讲4~7个月的宝宝哭闹原因,第一种,就是寻求关注和帮助,另外一种,他的气质特性更加明显。我们刚才在新生儿里面也讲到了宝宝天生的气质类型,那这个时期,他的类型特征就会更加明显,爸爸妈妈们也就能很容易辨别出来了。

    第一种,寻求关注和帮助。有很多宝宝4~7个月的时候能坐起来,然后还会用手。有的快点的宝宝已经四处爬了,喜欢用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那如果自己办不到呢?他又不会说话,那他就会大声的叫,或者哭来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就想让你来帮他,吸引爸爸妈妈的关注。

    第二种,就是他气质特征表现的更加明显了。有的宝宝五六个月的时侯,因为一件小事就一直大叫大哭,你可能觉得这个宝宝怎么这么不乖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气质天性,爸爸妈妈还是要接纳他的这种天性,因为气质真实存在的,会影响所有的家庭成员和宝宝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相互性非常重要,比如说采取一些有声的同步交流,互相看对方,以及身体接触(抱一抱等),这对婴儿的健康发展特别重要。语言和拥抱有时对安抚那些易怒、容易冲动的孩子,有很神奇的效果。另外,转移注意力也有助于帮助他重新集中精力,比如说宝宝因为你不肯把他扔了很多次的玩具捡起来就生气了,就大哭了或者尖叫,那你把它放到地板上,他可能就会自己去捡,他的注意力就从你的身上转移到玩具上了。

    第三种,我们也要看到气质的可变性。有的妈妈说我的宝宝是难养型的,他一直这么难养吗?那我可怎么办啊?其实宝宝两岁以后气质类型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但受气质影响的行为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是有可塑性的,而且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宝宝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种先天加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就能导致婴儿的气质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比如说起初很难相处的宝宝,也可能长大以后变成一个品质很良好,气质很优雅的少年;起初很容易相处的宝宝,也可能变成一个没有良好品质,让人很头疼的孩子。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个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要靠爸爸妈妈们贴心的照顾,仔细的观察来给孩子适合的爱。

    个性强,高度紧张的这些宝宝,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温柔的引导,他们往往不像那些安静的,很乖的宝宝一样,很快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变化。如果在他们准备好之前,就强迫他们去行动,他们会变得更加难过,所以爸爸妈妈们要通过辨别和了解孩子的性格,去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不要去抗拒或压制他,他发脾气你就用更大的脾气去压制他,这很难能够让宝宝获得正面的成长,那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这种气质类型,减少我们抚养孩子的压力。因为只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耐心,他身上那些你希望改变的气质特征是会发生变化的。

    8个月—1岁——分离焦虑

    首先,妈妈要安排他吃饱喝足了,情绪良好的时候再离开。不要他正在哭闹的时候你又要走了,那孩子肯定受不了。另外,他生病的时候尽量陪着他,因为他需要妈妈在旁边给他安全感。

    第二,离开的时候动静不要太大。让照顾他的人一起跟他玩一会,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然后妈妈跟宝宝说完再见,就迅速的溜走,而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让他觉得妈妈要走了,马上情绪就来了。

    第三,不要为他的眼泪而感到愧疚,他这个时候哭就是想让妈妈留下来。你离开以后,很快宝宝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陪他的人身上,就像以后上幼儿园一样宝宝在门口大哭,不舍得爸妈走,但是一旦宝宝到了教室里,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以后,他就会暂时把和家人的分离焦虑放下,投入到其他的活动当中去。

    第四,在家爸爸妈妈先要跟宝宝做一些短暂的分离练习。比如妈妈去厨房,告诉宝宝说,妈妈去厨房了,一会就回来。如果他在客厅里闹起来了,你就叫宝宝的名字,但不要立刻就回来,让他适应一下。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你虽然在他面前消失了,但不是永远消失,你还会回来,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你只要说会回来就一定会回来。

    第五,如果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或者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不要放下孩子就走,要花点时间陪他适应一下新的环境,在离开的时候一定要跟她保证妈妈一会儿回来接你。

    接下来,我们讲1~2岁的宝宝哭闹、发脾气、大喊大叫这些情况,而且爸爸妈妈们常见的问题也是集中在1~2岁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1)他还表达的不是很好。(2)爸爸妈妈对他的限制过多,然而他不并满于这种限制,所以他会用哭闹的形式来表现。

    那常见的有几种,第一,不让我干什么事情,我就发脾气。这个时候,很多宝宝会走了,手部精细动作也发展的很好,扭瓶盖、转门把手、开关门都可以了,涂涂画画的都会了,他想要更多的独立,他想要去探索这种超过他能力和安全许可范围的东西,他很讨厌被限制。爸爸妈妈肯定说那里很危险,宝宝快回来,然后把他拉回来,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会大哭大闹,然后不理会你的警告,然后又跑过去,其实这是他对自己控制力的一种探索,也在试探家长对他限制的底线。那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孩子这个时候的探索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比如说他什么都要摸,看到虫子就要抓,甚至看到热水壶冒气也想要摸一摸,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是危险,也不是故意的去恶作剧,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期,他需要家长来示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第二,就是他表达不出来,1~2岁的宝宝的语言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已经开始能听懂大人的话了,但是,他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只能说说短语,个别的词句。那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他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就常常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沮丧和愤怒。当宝宝遇到这种表达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引导宝宝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不乖,动不动就哭,去斥责他,这样宝宝的内心会很受伤,妈妈这个时候有耐心去询问他,你是不是要做什么呀?要有耐心的去引导他。

    第三,宝宝这个时候有一些打人的现象。有些宝宝开心了过来打你一下,然后生气了也过来打你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宝宝对他人的感受是没有什么考虑的,他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说看到一个小朋友,他很喜欢他,上去就推他一下,或拍他一下,其实他只是不会正确的表达,他就用这种推人、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关注;那生气的时候,也可能会打一下,这些都很常见。他不会想到打人是一种伤害别人的行为,他只是表达自己想法的一个动作,而没有具体的指向性的意义。如果宝宝有这种攻击性的动作倾向,爸爸妈妈们就一定要立刻把他拉开,并且告诉他说不能打人,并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社交语言去和对方交流,而不是用打人的方式。如果我想跟你玩,那你就说我想跟你一起玩,而不是说去推人家。

    1~2岁还有一个常见的分离焦虑,他这个时候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又想黏着妈妈,有时候很独立,自己去玩了,有时候又哭又闹的缠着妈妈不放,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想帮助孩子重新安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关注和安抚。这时候妈妈的重要性就很凸显,你一味的强调你现在是大孩子了,孩子只会更没安全感,他觉得妈妈怎么不陪我,他也会更加的粘你,更加的离不开你,这时妈妈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安抚。

    在1~2岁阶段,有些孩子还会显示出某种类型的攻击性,我们要特别注意这种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就是他有很强的控制欲望,他想控制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儿,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用一些暴力的行为来发泄,踢人,咬人,打人等,那对这种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立下严格的规矩。如果不教孩子家里的规矩,他就永远不知道,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教他怎么样他就是什么样。一旦违反了某个重要的规矩,爸爸妈妈一定要立刻批评他,这样他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1~2岁的孩子过了5分钟以后你再跟他说,他可能就已经把这件事情忘记了,他也不会把你的批评和他刚才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第二,我们要通过正面的渠道让宝宝来发泄精力,比如说出去游戏,做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让他把体内的精力发泄掉,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愤怒情绪来打人。

    第三,就是当和其他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看管住。就说这孩子已经有攻击性倾向,那跟其他宝宝一块儿玩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看管住,尽量不要让他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如果今天没有和其他宝宝打架,没有咬人没有打人,那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的鼓励,表扬他,这是一个正面的表扬和激励。

    第四,不要去鼓励孩子攻击性的行为。有些家里人,就觉得我们这个孩子很厉害的,不是好惹的,出去谁跟我们打架,我们总是能打别人的,这种也不是很好,尤其是男孩子,孩子听了可能就理解为我只要去踢人咬人,就能获得家长的赞扬和许可,家长一定要注意这种方式。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宝宝一旦出现打人、咬人这种攻击性行为就会觉得这个宝宝天性就不好,他以后会变坏人。那一旦打人,家长就要去惩罚他,体罚孩子,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被体罚对待的孩子,他会觉得以后遇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行为,就可以去打他。这样只会增强他的攻击性的情绪,这是两个家庭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我们教孩子控制这种攻击性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他这种行为一定要严格坚定,并且始终如一。就是说每次他打人,我都要严格的批评他,并且态度始终都是统一的,不能说今天打了人,就说没关系,然后下次打人又严厉的批评他,这样孩子他也会迷惑,到底我该怎么办呢?所以家长立规矩一定要始终如一。

    第六,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一个和谐、关系亲密的家庭中,宝宝没有模仿和效仿这种暴力行为的对象,他也可以学习到好的行为。

    最后,2~3岁的宝宝进入了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情绪变化很难掌握,我们可可狮产品里面,2~3岁也特别加入了情绪情感启蒙绘本,来引导宝宝的情绪认识和疏导。这个时期的宝宝他前一会儿还很高兴,对人很好,突然就大发脾气了。这种变化只是他成长的一部分,他反映出孩子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控制这种情绪的变化,但他还不能很好的控制,所以他的愤怒和沮丧,有时就突然爆发了。其实我们觉得他是突然爆发,但在宝宝看来,他并不是突然,只是他控制性不是那么好而已,表现为哭泣、打人、尖叫等,这是他处理这种无奈的现实唯一的方式。他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这种情绪,那他的发泄方式就会变成大哭大闹、打滚、大声尖叫等,这些让爸爸妈妈很头疼的问题就会集中的爆发,但这都是2~3岁的一个很正常的反应,爸爸妈妈不用过分的焦虑。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2~3岁这个时候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这也是我们家长的问题中常见的一个话题,就是25月龄到36月龄这个阶段,很多宝宝都爱发脾气,其实我们应该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将愤怒这种情绪从暴力或者攻击性的行为中转移出去,那我们给到家长一些建议,请看上图的建议。

    第一,孩子情绪开始激动了,爸爸妈妈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试着将他的注意力转移一下。妈妈可以引导他去看看别的,做做别的事,这些有助于平缓他的一些情绪。

    第二,如果没有办法转移注意力,他就是很固执,一定要坚持在这件事情上,这也是很常见的,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平静中断法,暂时让他独自呆1~2分钟,不要管他。因为无论妈妈这个时候用什么方式来回应他,都是滥用,就相当于用关注来鼓励他的不良行为,你越关注他,越去安慰他,他哭得越厉害,即使是骂他,给他讲道理,他都不听的,他就一个劲儿要在那哭,甚至变本加厉,这时让他独处一会儿,让他能够自己尝试平复心情。

    第三,如果在公共场所,宝宝说买玩具,爸妈不给买,然后就立刻打滚大哭。这个时候可能会影响到别人,那爸爸妈妈不用马上讲道理,或者是去安抚他,或者大惊小怪你怎么又哭啦?要做的就是马上把他带离这个现场,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等他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回去或者再继续之前的事情。

    第四,如果他发脾气的时候打人、咬人,要立刻告诉他不可以有这种不正确的行为,并批评他,然后,让他自己呆一会儿。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他是理解不了长篇大论的道理或者解释的,所以你跟他讲道理,他很可能听不明白,而且会混淆你的重点,那这个时候就只要简单明了的告诉他,这种行为是错的,不可以这样做,并当场给他一些惩罚,比如现在我们不可以在这里玩了,本来我们可以玩到5:00,那现在4:30,因为你打人我们只能先离开了。给他一点惩罚,让他明白,因为我打人造成了没有办法继续玩的结果。如果过了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后,才因为这件事情去惩罚他,他可能已经忘记了,所以打人这种行为或做错了某件事情,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告诉他,然后顺延的结果是什么样,不然他没有办法把前面的行为和你后面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第五,就是不要体罚孩子。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体罚他打他,他可能只能会觉得,如果这件事情没有顺着我,我就要学爸爸妈妈的用暴力方式来处理,所以暴力的这种惩罚方式我们一直都是不提倡的。

    最后,现在小朋友看电视也很多,爸爸妈妈要监督一下平时看的电视节目。如果暴力的场面比较多,可能就会引起孩子更爱攻击别人,所以电视节目要选择一些适合的,也没有这种暴力场面的,适合2~3岁小宝宝的低幼类的益智的节目给宝宝看。

    以上,我们分析了宝宝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遇到的情绪问题。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变化,爸爸妈妈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说原来我宝宝很好养,很乖,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暴躁、爱发脾气、爱乱丢东西、整天又哭又闹的,我们不能简单的给孩子下这种定论,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身体发育特点来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去理解孩子这个时期为什么会这样。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案例来做一些解答。

    问题一:详情见上图。

    答:首先,通过前面分享的宝宝各阶段年龄特点,我们也知道2~3岁是宝宝自我意识,情感情绪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2~3岁的宝宝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思维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当他们感到不满就直接表达出来了。两岁孩子爱发脾气,我们刚才也分享了几个小方法,但这个孩子已经三岁了,他语言能力已经提高了,也会学着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只靠哭闹打人来表达了,但这个问题中的宝宝,他还是很爱发脾气,很爱哭闹,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三岁时他依然处于叛逆期之中,宝宝在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自己的控制力,学着表达自己的态度,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别人纠正了他的话就不允许,就非要说自己是对的,这说明这个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很快,对独立自主有了迫切的需求,他试图在跟别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我建议家长首先要理解宝宝并去尊重他,不要轻易的否定宝宝的行为,尽量以平等的姿态来征询他的意见,给他留有选择的余地。比如说刚才这个宝宝坚持自己正确的时候,妈妈可以问他为什么呀,你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如果宝宝可以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家长应该表扬他。这说明宝宝他自己进行了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即便他这个想法在现实世界可能并不是对的,但小孩子他自己能够想到,就已经说明他自我意识的发展,他正在尝试独立。

    第二,要考虑到在2~3岁期间,是不是没有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建议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要带着这种强烈的情绪,也不要用打屁股这种暴力的方式,就简单的把它当做一件小事情,必要的时候冷处理一下,即刚才我们提到的平静中断法。

    第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意见要统一,比如说奶奶和妈妈要达成统一。不然妈妈这不行,奶奶那就行了,宝宝就会对这种家里的规矩产生迷惑,并且觉得我只要一哭,就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意见一定要统一。

    第四,建议家长多用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宝宝,要让宝宝充满自信。一个自信的人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面对挫折的时候,也更容易自我恢复。

    问题二:详情见上图。

    答:首先,我们要表扬一下这位妈妈,温柔的坚持,这个表达很正确。她描述了宝宝很多的行为都和哭有关,但是没有讲具体的处理方式,只是提到了温柔的坚持,这的确是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需要坚持的一点。就是说不能宝宝一哭,马上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该坚持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坚持,但我不是粗暴的,我是温柔的,这对于规则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时间久了宝宝就会明白,妈妈说的是认真的,不是可变的,妈妈只要说出的话她就要做到,那这个结果是可预料的,他就很容易接受了。

    第二,我们也看到这个三岁的孩子经常出门的时候,只要自己的想法没有马上满足,他就哭。这时妈妈的理解与安慰也很重要,2~3岁时的情感表达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梳理,那我们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但是他没有用语言去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是采用了较小年龄段孩子的哭闹这种表达方式,那这个时候,妈妈的安慰和引导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坚持正确的原则以后,让孩子明白,你是理解他的,和孩子充分的共情,让他知道在这次事件中,并不是孤立无缘的,妈妈能理解你的感受,妈妈是你的安全基地,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在妈妈这里得到抚慰,这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问题三:详情见上图。

    首先,对于2~3岁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用的,他理解不了这种复杂的解释和因果关系,我们只要简单的告诉他这个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不可取的,他就能够明白。这个时候我们要用行动和结果来让宝宝明白,如果这件事情这样做,就会发生什么。像这个问题中的妈妈,她跟孩子讲了很多道理,你可以出去玩,看电视不好,这些道理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他理解不了这里面的关系,所以我们只要告诉他看电视不能够看多长时间,比如说今天我立下规矩,一天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我要坚持这个原则。家长要明白我立下一个规则是什么,而不是说让孩子反复的去试探你的底线。

    第二,我们要看到孩子他好的一面,他有什么呢?比如家长提前约定好只看两集,强调很久,他到时间会自觉的关电视,就是说他能够遵守规则,他能够有这种初步的规则意识,家长应该及时的去表扬他,就说今天我们约定好看两集,看完宝宝立刻就自己关电视了,真是很棒,能够遵守约定,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行为。要强化这种良好的互动在孩子心中的印象,要正面的鼓励她。

    第三,这个时期的宝宝的身体运动能力增强了,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还有他的社交活动,就是外出和其他小朋友玩。因为在三岁左右孩子的社交倾向就开始增强了,而且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为入园适应做相应的准备,不要把孩子整天闷在家里,他没有其他的选择,电视的吸引力是相对较强的。那家长应该适当的让小朋友走到室外去,多看看这个世界,去探索一下户外的大自然,不要让他整天呆在家里。

    第四,就说到这个哭闹的问题,这个时候宝宝对情绪控制还没有那么强,他感到不满他就肯定要哭闹,这都是很正常的。那和前面的两个问题是比较接近的。我们首先要理解尊重宝宝,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他,要正面鼓励他,而不是去负面的否定。其次,我们家长要控制好情绪,做好榜样。家长在教育中产生分歧要私下沟通,然后协商好在家里面对宝宝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不要让宝宝看到爸爸妈妈的争执。关于爸爸妈妈在家里争吵、争执这个场景,家长之间如果经常产生矛盾,对孩子的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不利。因为孩子他会紧张,这时他的自我意识刚刚建立,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一旦因为什么事情吵起来,就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那就会觉得这是他的错,会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长期以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不健康。对规则也会产生迷惑,就是妈妈说这样爸爸说那样,那我到底该听谁的呢?爸爸妈妈在面对宝宝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战线统一。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这次的分享。

    20171010-为何我家宝宝任性、脾气大,还爱哭闹?(课程直达 点击立即学习)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00061152809&pro_cl=link&userSourceId=7f544b3978ef&shareSourceId=wsejxq16b0f1d2999&from=singlemessage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1010-为何我家宝宝任性、脾气大,爱哭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pg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