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一位初一女孩的妈妈来到老屋。她来的目的是答谢,送点年货。本打算送下就走,我说今晚就我一个人吃饭,打算做羊肉面,问她要不要留下一起吃,事先我知道她今晚也是独自一个人在家。她欣然同意。
于是我们一起做好面,盛上两碗,边吃边聊。谈兴上来,看她吃过也没有想走的样子,就沏上一壶花果茶。由是她更是打开了话匣子,谈及老公的事业,论及女儿的期末成绩,还有逆反苗头。
言谈中,她对老公和女儿颇有些不满。她说自己尤为生气的是,上了一天班,回家还有一大堆家务活要干。爷俩刷手机也不帮自己。
我问她:“你做家务活时是怎样一种状态?”
她说:“你想想,我一回到家看到家里一团糟,爷俩一个在沙发上葛优瘫,一个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也不学习,只顾玩手机,我的火总是想压也压不住,边干活边批评教育他们呗。”
我说:“那你的所谓批评教育起作用了吗?”
“偶尔也会起点作用。但大多时候闹得全家都不高兴。”
我说这就是了。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家里乱七八糟的时候,谁看了心里不舒服?”
她说:“当然是我。”
“那你说,你干家务到底是给谁干的?”我微笑着问她。
“哦,也是,我不收拾是我心里不舒服。我生着气收拾,大家都不舒服。这么说我就该牺牲我自己幸福一家人?”她若有所思又心有不甘。
“你觉得那是一种牺牲吗?”我反问她。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算牺牲。毕竟家里整洁我心里舒服。其实他爷俩看上去也舒服。”
“那咱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对干家务的整个过程甘之如饴,不唠叨不抱怨没有不良情绪,甚至听着歌哼着小曲,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对,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当我心情不错的时候也会这样做家务。”
“这样的时刻,爷俩又是怎样的状态?”
“他们或者说笑打趣,或者问哪里能帮上忙。女儿还会过来撒撒娇,说让我歇歇,还说要跟我学做饭。不过这样的时刻不多。”
“那场景想想都温馨。可为何不多?”
“因为大多数时候是我带着情绪做。”
“是呀,本来可以那么和乐的幸福画面,到底是谁打破了它呢?”我笑意盈盈地盯着她。
她羞愧地低下了头:“都是我的不良情绪破坏了它。看来应当改变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
我说:“其实没关系,你也不必自责,因为谁都会有情绪,有时情绪的确不可控。这很正常。不过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然后想办法疏解它。比如就这样转念。”
“嗯嗯,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注意。”
有一首歌这么唱到:只要妈妈露笑脸,全家喜洋洋。想一想,你的家里是不是这样呢?如果你家如此,那么,你这个做妈妈的真的应当反思自己了。万莫让你的情绪影响了家庭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