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点深奥,实际这是一本自传题小说,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一共26.5五万字,我读了6个小时零3分钟,看得还是云山雾罩。
我就写一点我看明白的。
关于G魂,“他们的存在不占用任何空间,也没有能量,因此根据科学定理,他们只存在于人的心中。”
这让我想起我们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因为知识是一种传承,我们活在前人创造的思想世界,这也是给我们留的一种经验,
客观地说,关于这个人神论的观点,就是因为大脑有记忆会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图像,这种图像因为在脑海中确实存在,而导致了就是在这个世上曾存在的人依然会通过回忆存在在生活中,这种G魂说,以我的认知,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人本身具有的功能决定的,我们本身就有存储记忆功能再次创造的能力,我们的思维空间是三维立体,甚至是多维立体的,这就导致了这种能量波的出现,或者是大脑的输出信号形式,这种思维能量的跨时空性就可以完美解释这种现象的存在。
书里面提到肖陶扩这一概念,这种对成人的教育模式在那时很盛行。
还有就是“良质”,两只没有食指也不是一种方法,他是方法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科技的高度发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物化,这是科技高度发展造成了人和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大。
良质就是能消灭这种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所谓的良质和柏拉图所谓的善非常相似。良质是卓越,是个人价值。
其实良质的智者在思想领域一直和辨证学者的真为人类未来的精神走向而争斗,人们更愿意接受真理,而不愿意接受良质。
通过事实辩证,“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就是良质。
创造世界的良质呈现为人和自身经验之间的关系。人是创造万物的参与者,所以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是什么使希腊的战士表现得这样神勇?”基托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被我们翻译成‘美德(virtue)'。然而,希腊原文却是‘卓越(aretê)'……这个词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它贯穿了希腊人整个的生活。”
这就是良质的定义。
最后是这本书的简介:
这本书主要是斐德洛的故事,其实正是本书作者罗伯特·M. 波西格的人生,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书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终于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出院后,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开始了一场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这一回归自己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寻求“良质”,即东方哲学里的禅思,并用摩托车维修之道对其进行阐释而实现的。这便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名的由来。与此同时,书中还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关于良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