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子女中自我救赎和成长

作者: 惠风和畅哟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08:20 被阅读0次

    在养育子女中自我救赎和成长

        (我人生的小管家)

    在养育子女中自我救赎和成长

    因为背后有一双眼睛注视着,一对小脚丫模仿着跟踪着,所以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努力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道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题记)

    刚上到二楼的转台处,眼睛扫见自家门口前的“不速之客”便心情不悦:对门又把鼓囊囊的垃圾袋放在我们的公共空间了。如果划条三八线的话,我觉得也许更偏向我们这一边!这一幕几天前出现过一次,我当时毫不客气地把那兜黑乎乎脏兮兮的东西“礼貌”地放回到了她家的正门口。不想,时隔没几天,历史便又重演啦!

    虽然住对门,我们却很少打交道。前几年我们这套房子使用率很低,基本等同生意不好的旅店,我们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只在节假日偶尔偶尔光顾一下。那时,对门还没有离婚,因为俩家孩子年龄相仿,我们有些交集。孩子的朋友的妈妈很容易发展成为孩子妈妈的朋友,这种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孩子们在无形中左右着父母的的朋友圈。但有那么一次,我们长时间在老家居住,返回“客栈”时,却惊奇地发现楼道里张贴的大红喜字居然是对门的!男主人涛声依旧,女主人却以旧换新了!从此,孩子的小朋友和我的大朋友同时消失。女主人换成了更年轻更貌美的女子。我们见面时点头示意,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从此,两家的外交活动中止了。我们搬过来常住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家先后又降生了一女一男两个孩子,这任女主人貌似不用上班,专职带孩子。可即便家务繁忙,也不能成为不讲道德的借口呀!我一边嘟囔她素质低,一边用脚小心翼翼地把那袋垃圾往对门那边踢挪。人就是这样,轻而易举被对方同化,甚至恶化。我们很容易被不喜欢的人变成自己讨厌的嘴脸和模样!

    “妈妈!你不可以这样做!”身后传来女儿的厉声吆喝。“可是……从三楼经过的人会认为我们是我家丢的!可能会误认为是我们不讲公德!”我低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可毕竟底气不足。是呀,我的榜样示范作用呢?我的言传身教呢?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而狭隘、遇事斤斤计较?我开始羞愧不已。

    “妈妈,你教育我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我们不能和邻居的关系搞僵的,不是吗?”我脑海中浮现出清代那封著名的书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为什么要咄咄逼人呢?我的现在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我希望她做一个宽容,快乐的人,我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快乐宽容的妈妈?想到此,我的坏情绪已经荡然无存,我温和地拉起女儿的小手:“咱俩把它送楼下垃圾场吧?”她一口应允,满脸灿烂。我心中的美好重新被召唤打造了回来。

        有人说:人格就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的表现。作为成年人普通人,时常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各种不如意,我们会身不由己地抱怨,计较,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自私和狭隘;但作为家长和领路人,没有谁不期待自己的孩子阳光豁达乐观向上,当个人的表现和培养孩子的意愿发生冲突时,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选择关乎孩子的未来,更联结着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悄无声息地进步和成长着。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和孩子互为师生关系,甚至分不清谁对谁的影响更持久更深远。     

      作者  付卫平,偃师市实验高中语文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阅读,爱思考,情感细腻,活泼开朗,坚持提升和完善自我,坚持赏识和励志教育,坚持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坚持以微薄之力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养育子女中自我救赎和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rz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