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窗外秋雨窗内人

窗外秋雨窗内人

作者: 安梁文字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23:23 被阅读0次
窗外秋雨窗内人

王安梁

刚过白露节令,秋天的味儿便越来越浓了。

一阵阵秋雨洗凉了天气,洗去了喧嚣,洗尽了芳华。那池中的荷叶,开始干枯卷曲,只能留得残荷听雨声了;那断垣残壁下的蛐蛐儿,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放声歌唱。走在清晨的大街,法国梧桐的枯叶落满一地的赞叹,走上去,每一步都是簌簌作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更何况这满地的落叶,秋意就更浓了。

秋雨把夏季的火热灿烂都收敛了,一起都回归宁静、恬淡。独坐窗前,点一支烟,静静的、慢慢的抽着,看窗外漫天细雨静静飘洒,人的思绪穿过窗棂,融入这清凉的语丝,随着秋风的吹过,轻轻飘扬。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古人常有伤春悲秋之说。遥想千年以前,也是漫天的细雨,唐朝诗人李商隐独坐窗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对远方朋友询问的答复,何当,是未定,也是一种无奈。秋雨里的小茅屋,和朋友秉烛夜谈,也不失为人间美事。元朝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28个字,写尽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让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写道: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如此凄凉,凄凉如此,读起来背心还有阵阵寒意。初中时,同学间流行一句话:男看金庸,女看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其实说的就是男女都可以看三毛的作品,我看了全套,记得的只有一句话:你的体力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你的意志却是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深藏在心底的秋,走过菜市场的时候,腰板一样挺得笔直,只有在老公公抱起她来转一圈,大叫厨娘万岁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矛盾心理,我们除了挺直腰板,别无选择!?秋天是思念的季节,也许是闲云野鹤的,也许是怅然若失的,也许是睹物伤情的,但也有超然物外的,甚至是物我两忘的。

连绵不断的秋雨,伫立窗前,城市在雨中若隐若现,是一种景致。对比那种阳光倾城,少了那份灿烂、明亮,却多了几分清凉、柔和与矜持。生活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时代,秋风秋雨也许能还原一些原本就有的心态。这不是萧杀,是还原。

不知道古人造字的时候,秋的下面加一个心,叫做愁,更不知道为何有个成语叫做多事之秋,而不是之春、之夏、之冬。这秋天,这秋雨,人就多愁善感起来,忽然想起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站起身来,看着窗前忙碌的人们,在窗玻璃上哈口气,用手指在那迷茫的雾气中画一条弯曲的路,窗前那遥远而蹒跚的身影,就在这虚幻的路上漫行,走向更深,更远……

相关文章

  • 窗外秋雨窗内人

    王安梁 刚过白露节令,秋天的味儿便越来越浓了。 一阵阵秋雨洗凉了天气,洗去了喧嚣,洗尽了芳华。那池中的荷叶,开始干...

  • 窗外岁月,窗内人生

    中国 上海 窗外夏天的热情依旧执着不肯褪去,那些山河盛世,西湖歌舞,尚未冷却。 坐在寂静的窗前,看花开,听雨落,看...

  • 花魂

    窗外雨惊窗内人,窗内人巧梦花神。 花神总将花期误,夏风吹散夏花魂。

  • 蝶恋花 秋日即景

    极目忽觉远景小, 秋雨连绵,薄雾人家绕。 林木参差叶渐少, 疏枝掩映楼檐挑。 独倚寒窗心悟道, 窗内人愁,窗外风光...

  • 无病

    窗外阳光灿烂 窗内人心浮动

  • 窗外雨依然 敲打着心弦 窗内人憔悴 念君君不知

  • 【随笔】清晨

    窗外鸟鸣脆, 室内人酣睡。 初阳当空照, 光辉潜进窗。

  • 三行诗--景/情

    夜,很黑 灯光,很亮 指引你我回家路 窗外,抬头即景 窗内人晕头转向 怎奈何

  • 窗外淅雨沥沥 窗内人思绪万千 不是那雨太煞景 而是心已支离破碎

  • 明月知我心

    凡人俗世总有忧,半夜起身倚窗立。 窗外明月窗内人,各自孤独遥相望。 无需向人诉苦衷,自有明月洗耳听。 虽无半语慰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窗外秋雨窗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tc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