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58301/39dd5840fa4296ed.jpg)
看过余华的小说《活着》的人,都对福贵的一生感慨唏嘘。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一路走来,福贵失去了财产,身份,亲人,爱人,孩子,到了最后真的没有什么能够再失去了,可他又能如何选择?还不是要继续活着。所以,作者余华说,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特别是到了中年,就像人生走到了顶峰,以后就要走下坡路了。就像日头走到了“如日中天”,接下来就要夕阳西下。
人这一生,前半生都在获得,成长,求学,工作,结婚,生子。这样一路走来,获得了财富,经验,阅历,也收获了许多朋友。
这之后,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失去,包括亲人朋友,包括健康,不管怎么得来的,都会慢慢离开。人走了,钱花了,自己也老了。这是每个人不得不接受的事。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座山上的寺院里。在园子的角落,有株野生的花束开得绚烂,烧火僧看见了,便把它移植进花盆,放到房间里。
他小心照顾着花丛,给它精心浇水,却没想到,短短几天后,花就枯死了。
禅师得知后,笑着安慰失落的僧人:
“这花本就属于天地,不属于你,是你想得到,才会失去。”
禅师的话虽听来有点不近人情,却直接点悟了烧火僧,有所求必有所失。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所学校,接受失去就是一堂必修课。
我们在失去中经历痛苦,也在失去中走向成熟,从而明白:人不可能想得到就得到。
就像有些东西很美,但它就是不适合你;有些人很好,但他就是与你无缘。
人生诸事须随缘,不必过于执著一事一人得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