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041443/dfe8d15941592af0.jpg)
在大学里自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分清楚一个概念:高效学习和普通学习的区别。
高中时,我们身边一定有这种同学,他们看起来很努力,永远在做题。我们做题时,我们下课时,我们午休时,我们玩耍时。
但是考试的时候还是会有些人成绩并不好,排名靠后。
这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只是重复做已经掌握了的题,所以他们只是在已知的领域不断重复,很难提高。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因此,只有在学习区进行的学习才叫学习。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明确的目标
2、持续有效的反馈
3、保持动机
明确的目标
所谓明确的目标指的是朝着目标设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
然后对每一个目标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比如说我写这个回答。
1、确定主题
2、列提纲
3、搜集、整理素材
4、整合文章
5、排版
这样每完成一个部分,你都会得到反馈,这样会让你感觉你一直在进步,会有一种打游戏通关的快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反馈也会指导你下一步的行动。
持续有效的反馈
一个事情做的好与不好,最好有身边有明白人能随时给你指出。
本人必须随时了解学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
你想健身,就找专业的教练,没有教练就去查大佬们的攻略;
你想练习写作,就要找专业的老师指导;
有效反馈的重要性在体育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
比如中国乒乓球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足球领域十三亿人却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分为两个部分:弱化停下来的理由、强化前进的倾向
第一,弱化停下来的理由。
比如学习的时候,我们总是分心想玩手机,那就把手机调静音,放远一点。总之把一切干扰因素调到最低。
第二,强化前进的倾向。我身边的一个朋友S学习电路时,他每学会一个知识点就给人家讲,我问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会看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许,这会让他更有动力。
我把这理解为外界激励。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如果我们讲出的笑话让他们开怀,我们就对自己逗笑的能力充满自信;如果我们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优点开始留意。
方法学完还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习惯,就好比每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