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说我小时候

作者: 蓝澜Queen余芳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2:52 被阅读144次

人与人之间要相处到什么程度,才会分享彼此的过去呢?

无法说清道明。有时,只是很自然地,就做了这件事。

今天我就向大仙说起我的小时候。我带他爬我小时候爬过的天桥,带他去小时候和弟弟妹妹玩“过家家”的树林,带他翻阅小时候的照片……

我兴致勃勃,他也饶有兴趣。

翻阅完我从小到大的照片后,大仙问了我一句:“我发现你小时候拍照,很少笑,表情和姿势都很保守。而你妹妹就不同了,姿势各异,表情不同。”

大仙火眼金睛,一针见血。

从小到大,我也没有发现这个秘密。我当真是这个样子,向来不怎么能自如地表达“喜怒哀乐”,摆拍的姿势也很单一,似乎有一种沉重的心思,由内而外地束缚了我。

回忆过往,我努力想去找答案。后来,我给大仙的解释是:作为老大,我很早就是大人口中“懂事”和“听话”了,小时候总觉得这样才能“可爱”。因此,很早就学会隐藏真实的自己以迎合别人。久而久之,就不懂如何表达自己。

及至今日,我依然有着表达真实自我的障碍。我也很清楚,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就必定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压抑。

记得鲁迅先生一句话,用在此处,或许并不十分恰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因此,一定程度上,我并不喜欢“懂事”“听话”这些字眼。

它们只是大人们为了更好管教孩子而特设的一种“赞誉”,可是,万一真是十分“懂事”和“听话”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孩子是否就已经失去了他们所应有的朝气与灵性?

今日,闲暇,再次读到“北大才子弑母”以及已经过去很久的“药家鑫事件”。在这些极端的社会现象里,我似乎我看到了“懂事”与“听话”的标签,这些“表面完美”都最终导致的变态结局,都让人不寒而栗。

也许,“懂事”与“听话”是种暗藏危机。(幸好,我拿起了笔,心有安放之所。)

(我(598号)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31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52篇日更原创日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仙”说我小时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bo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