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城镇,其原名叫龙川故城、尉佗城、龙川城,位于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的龙川县南端,距今有2224年的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客家人始祖地之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龙川县建制,第一县令赵佗设县治于此并筑土砖城。自秦汉以后,佗城向为粤东重镇,为历代县治所。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部分机关曾一度搬迁于此。至1949年5月16日龙川解放前,佗城一直是龙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底蕴丰厚。
2020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原打算带大宝回湖北老家过年省亲,了却他多年未曾饱览雪景的心愿,不料却被武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所影响,我们不得不放弃原先早已预订好的往返车票,驻留河源过年。带着妈妈的嘱托,这天一大早我便随曾大叔、二叔一同赴龙川佗城老家参加东升叔乔迁喜宴。他俩虽已年届七旬,但依然神采奕奕,而且都是从小在龙川长大,一路上有说有笑,不停地拉着家常。大叔是个细心人,一上车就立马提醒乘务员,告知其具体的停车位置,生怕司机开过了站点。
虽然我在河源定居也快十年了,但终究还是不会讲客家话,只能断断续续听两位叔叔聊天,一边无心地留意着车窗外的风景。约莫一个半小时,车便行驶到目的地,虽然大叔早早提醒了乘务员,但车辆一路飞奔,似乎早已忘记在预定点停车的叮嘱,还好大叔赶忙叫停,停车点离我们目的地只超出4、5百米。大叔一边下车,嘴里还一边不停地抱怨。
远远望去,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已建起了小楼房,“佳派村”的标识牌伫立村口、异常醒目,彰显着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浓厚气息。
“佳派村”牌匾沿村小道南行,一排排小楼俨然伫立道路两旁,像一个个守卫战士护卫左右。近年来,在党的“美丽乡村”政策引领下,佳派村亦呈现新气象。放眼望去,村道以东大片大片的鱼塘被改造成“渔光互补”小型发电站,这是全面贯彻省政府为落实扶贫政策而为当地村民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原有的水塘上方密集地铺设着太阳能电池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养殖鱼虾,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既经济实用,又扶贫惠民。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走过鱼塘,继续南行约300米,但见左手边半亩见方的小池塘,池水碧绿清澈,时值冬日,天朗无风,水面没有一丝浪纹。不远处的鞭炮声和嘈杂的人群声依稀传入耳边,不用说,这里就是东升叔家新盖的楼房了。小楼南北通透,三层半高,一楼是正厅、厨房和杂物间,二楼布置客厅、独立卧室和卫生间,三楼格局与二楼大致相仿,简单朴素、大方实用。东升叔自五年前脑血栓手术后腿脚便开始不灵便,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脸部也苍老许多,但精神矍铄,亲人相逢,显得格外高兴。他生病期间,全靠表婶悉心照料,如今两个儿子也已教育成人,并且踏上社会,开启各自的人生梦想。
聊完家常,我和两个叔叔按奈不住,便邀约一起去骆氏祖屋看看。骆氏祖屋始建于清朝时期,历经百年风雨,村里人多次修葺,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相对完好的格局。祖屋坐北朝南,青色琉璃瓦片覆盖其上,四周墙壁都是用土墙垒砌而成,厚重坚实,屋顶高大,连廊通达,格局规整,内檐之间并未完全封闭,而是采用“漏空”的做法,一来采光,二来通风,置身其中立刻会有一种清爽之感。
骆氏祖屋听大叔回忆,早年我的太公是个秀才,脑筋灵活,精通记账和算术,靠自身多年的努力置了这块土地,慢慢积累才有了这份家业。当时由于家境贫寒,太公常常省吃俭用,为了让家人吃上一顿肉,往往需要用多年积攒的银两去集市买菜。有一次碰巧遇上一位卖肉的,他满脸一横,瞥了太公一眼,看太公一副穷酸样,肯定不会跟自己买肉,便戏谑太公说:“我这里的肉分三六九等,上好的肉十文钱一斤,下等的肉一文钱一斤,你如果能买下等肉,我就把这里的肉全部一文钱卖给你”。太公二话没说,全部买下了。那卖肉的自恃清高,看不起人,没想到这下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你瞧不起别人的时候,别人可能更瞧不起你,只不过别人不暴露出来,不和你计较!”
西边厢房便是祖父一家人居住过的地方了,从外面看上去,空间格外狭小,而且厨房、卧室都集中在一起,煮好的饭菜还得端出房外过道,用一个围栏隔成“餐厅”,一家人就在这样一个拥挤的过道用餐。祖父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值国内战乱动荡,他早年参加东江纵队,一生坎坷艰辛,家里的几个兄长有的随国名党军队远赴台湾,有的参加中国远征军,均无一人生还。新中国成立后,骆氏祖屋曾被授予“光荣家属”和“反动家属”两块牌匾,在那个战乱的岁月,又有谁能体会“双重荣誉”个中的心酸呢?
祖父旧居东升叔家的乔迁之宴,亲人的短暂重逢,在觥筹交错之间,在畅叙亲情之际,让我深深感受到骆氏血脉永不停息的流淌与播洒。我坚信,它还会继续在世界的其他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远播四方,永久传递着一代代的亲情与关爱。
骆氏溯源骆氏祖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后世子孙领悟祖辈情怀、传承家风祖训的载体。历史不会重来,故人不再重现,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祖辈们的辛勤耕耘和含辛茹苦,这种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一代代人永远发扬和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