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了什么
非暴力沟通,是一套思维和沟通工具,它帮助我们关注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理动机,了解到自身和他人的需求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人增强理解,进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作者什么来头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留意发生的事情, 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害怕、开心、气愤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一位母亲可能对她的儿子说:“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接着,她提出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放进洗衣机?”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借助这些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有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太自私了。”“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我们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们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异化的沟通方式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这首歌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以下的表格中,我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
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想法: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感受: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如果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我可能会失落、郁闷或厌烦。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有时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不公平。”
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例如,如果我们说“我感觉良好”,“良好”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可能是高兴、轻松、欣慰或别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比如失落、开心。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你真自私!”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这会导致内疚、惭愧。
指责对方。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请注意以下例句表达失望的方式有何不同。
例1: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例2:甲:他们取消了合同让我很不高兴。乙: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甲认为,他人的行为使她不高兴;而乙认识到,她的观点使她不愉快。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乙可以这样表达她的愿望:“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想重新聘用我们在去年解聘的员工。”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第六章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一位女士曾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
有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例如,太太和先生说:“叫你带瓶酱油回来,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出去买酱油。但她先生可能会以为她只是在指责他。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上,我们是在与人谈话,实际上,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时,我们的谈话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我和女儿的一次对话提醒我,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下列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我们常会问“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类的问题。也许,我们是希望通过收集足够的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还有一次,一位警官在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开始前和我说了以下一番话: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建议: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邻居讲到她20年前的经历—她丈夫抛弃了她,我们也许就可以插话说:“听起来你还是愤愤不平,需要关心和体贴?”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第九章 爱自己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可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很多人都会自责,自责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不好的,他们应当为此感到痛苦。可悲的是,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中获益——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必须”、“不得不”来强迫自己。
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意味着:“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例如,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接着,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问自己:“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练习:
第一步。列出你觉得没意思却又认为不得不做的事。
第二步。承认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思考上述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在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因为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假定我们约了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比较微妙,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并采取行动。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所以沉浸于“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要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我们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不会去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是想保护他。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时,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第二个问题,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借助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他们也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避免受到惩罚。所以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到沮丧,觉得前途一片黑暗。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有的人喜欢用赞扬来施加对别人的影响,但被发现这些赞扬的潜在目的之后,人们对于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此外,对方还可能误解我们的意思。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别人表达感激时,人们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另一种是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耸耸肩说:“这没什么。”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我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请求。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