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阴
亲子日记第1557篇
今天中午,我在一本书上,发现这样一段文字。父亲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回家看到做完作业后刚拿起手机的儿子,不容分说便一通责骂:“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有更多的时间还不如用在学习上,快给我滚去学习”。这时候的孩子一头雾水,自己明明都完成作业了,还莫名其妙地被骂。
然而,这个父亲却不会想到,自己对孩子无缘无故发火的行为,虽然是无心的,但是,却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叛逆的种子。这样长期以往,孩子会因为对回家的父母,产生一种恐惧的心里,而变得性格懦弱。如果孩子的性格本来就内向的话,会对此变得更加敏感,甚至,只要家长一开口,就会把孩子被吓到。从而,造成子女与家长的关系恶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会逐渐淡化。
由此可见,孩子既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也不是家长发泄情绪的“垃圾桶”,更不是父母的出气筒。而是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将激烈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是父母不负责任的体现。所以,作为父母,只有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才是与孩子有效交流的关键。只有真正地平等对待孩子,才不会无理由地将坏情绪传给孩子,让孩子倍受委屈。 另外,比起传递坏情绪,发泄心中的不满,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但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出气筒,而且,更需要反省自己,找到被领导批评的原因,然后,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会避免自己下一次同样的错误发生,更不会因自己不良情绪的传递,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像“踢猫效应”一样,在家中蔓延!
利津高级中学 郭明迪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