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式老妪
经历的曾经1.
亲戚的小孩告诉我,今天他爸爸回来了,爸爸在外打工,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他很想爸爸。
接到爸爸的电话,他和妈妈都抢着和爸爸说话。
他说,通完电话,他就一直守在三轮车边,生怕妈妈去接爸爸,忘了叫他。
要接爸爸了,他说刚出家门,他心里很盼赶快看见爸爸,可到了车站,看到爸爸的身影,他却不好意思叫声爸爸。他害羞地走过去搂住爸爸,鼓了好几遍勇气,还是没有叫出口,那声“爸爸”在心里叫了无数遍。
爸爸搂着他,摸着他头,他傻笑着瞅着爸爸,爸爸和妈妈说这话,摸着他的头,他心里倍感幸福。
中午,妈妈包了肉馅的饺子,一家人高兴的很。他想这下好了,可以和爸爸在周末好好亲近一下了。
可,下午,爸爸接了个电话,和妈妈说,有个活需要加急赶出去,要加班加点,就又出去打工了。
孩子和我说着话,眼里满含着泪。
我心里酸酸的,看着孩子那眼里对亲情的渴望,深深感受到,这又何尝不是现实中一种亲情的缺失。
我只能安慰这敏感又懂事的孩子,爸爸为了你和妈妈能好好生活,只能短暂和你相聚,但爸爸是爱你和妈妈的。
为了更好的生活,平平常常的享受的天伦之乐却成了最大的奢侈品。
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抱着砖头,我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我就没法养你。
2.
那种感受我曾经深深的感受到。
那一年,我去进修。而立之年后,再次踏上求学之路,没有了青葱时代的单纯和无忧无虑,少了年轻人的时尚,少了年轻人的娱乐,课余满满的是对家的牵挂。
半月回家一次,可对孩子对家的思想念有增无减。
在不能回家的课余,我找了兼职。
每当发了钱,我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家人身上,给孩子买玩具,给大人买衣服,补贴家用,好像这样就能抵消掉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那年,过完春节,还沉浸在和家人的团聚的气氛里,年前上了一半的辅导班打来电话,说明天开始上课了。
一想到第二天就离开家,自己难受了一晚上。
对象一句该去就去吧,你答应了人家,我立刻觉得被隔离出家的感觉。
孩子很懂事,没有问什么,默默跟在我身后,送我出门。
然后,依依不舍目送我上车,挥手再见。
车子启动,我一直目不转睛盯着孩子大人,可是,瞬间,就看不到孩子大人的影子。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硬憋着,怕被别人看见,大过年的,难为情。
路途过半,一百里地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才从难过中转回情绪。
我想,我那亲戚下午接着出门的感觉应该和我一样吧;当然,我现在更体会到我孩子和我亲戚孩子一样盼爹妈回家,能逮到大活人的感觉。
3.
不是不想在家多待会儿,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向外奔波。
孩子,你要懂得:为了让你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为了让你有其他孩子一样的玩具,父母才不得不暂时与你离别,让你忍受思念之苦。
不是不想常在家,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奔波。
成年人心里更明白:放弃工作,一家人常团聚,就挣不到那么多钱,生活就不能往下维系;出门工作,能挣到钱,就只能全家人忍受相思之苦。
人生路漫漫,为了生存,经常陷入两难境地。
选择A,就要舍弃B。选择B,就得舍弃A。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无奈之举,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描述过这种状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看着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看身边的人,充满了悲欢和离合。
为了生活的好一点,只能守着时光流逝,盼望团聚,数着流逝光阴,积攒着生活的血汗,步步登高。
抱着砖头,我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我就没法养你。
这个两难的矛盾,撕扯着每个外出谋生者的内心。
但为了那个目标,只好选择抱转头,然后抱回钱,再抱你。
生活,真实,骨感,又充满着诱惑力。
拥有的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