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Ree当奶爸了。
作为晚婚晚育人士,他和妻子在做了各方面的努力和准备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迎来他的孩子。
“好久不见,恭喜呀,怎么样,当奶爸的感觉如何?”
“呃……感想是,我想有一天能睡个整觉。”Ree停顿了会,意味深长地回答我,颇有一番一言难尽之感。
原来他现在算是和老婆自己带小孩,请了个月嫂,母乳和奶粉混合着吃。宝宝虽然晚上和月嫂睡,但一夜哭叫几次,他也都会自动起来帮忙。
他的爸妈,他老婆的爸妈,年纪都大了,不能,也不愿意帮他们带孩子。
他说,等他老婆休完产假,要去上班了,就得请个保姆来带,不止费钱,还不放心,所以他想哄哄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帮忙看着。
他用了“哄”这个字。
确实,老人家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他们本身也没有义务帮孩子带孩子,不能强求。
换位思考,如果我老了,我的孩子需要我帮忙带孙儿,我会真心愿意吗?我想,未必,我不想做这种容易吃力不讨好的活。
“宝宝出生了就塞不回去了,加油啊,Ree哥!”我只能以过来人的立场,给予他点精神安慰了。
“是啊,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搞钱。”
很真实了,生养一个孩子,这一路,从起点开始,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何况Ree这种,完全需要靠自己,没有父母帮忙带的,就得“赢”在起跑线,花钱找人帮忙了。
如果真正去算生养孩子需要多少钱,这绝对是一笔天大的数字,我想,也就没有多少人负担得起了。
那就不生了吗?也不是,亲子羁绊,不是光用钱就说得清楚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不用想太多,生养孩子,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自己的办法,没个标准,但总有出路。
而且,通常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毕竟,谁能预见未来会发生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