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拖延,尽量把这个周记提前些。
昨晚公园遛弯的时候,除了想增加一些运动以外,有意让脑袋放空,不知不觉开始思考上一周做了什么。工作上,感受多一些的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状态,约谈了2位咨询师,还见到一位来公司参观的老师。借助和他们的交谈感觉人生阅历和助人热情在这份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交谈中去感受一个人的内在和状态,得到的结论是,我相信这位老师是能够帮助来访者的。有时候人对了,事情进展得也比较容易。工作给我的滋养或许就在这点滴中。
(上一段是在今早来公司时写的,在经历一轮开会和低迷,在办公室外面走了几步之后,脑袋清醒很多,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就开始回归了:如果现在我想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是什么?想到了这个周记,先保持这个节奏,写完再修改)
借着复盘机会才知道自己在做着一些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在若干年以后,我能否拿着这段经历在下一份工作中加分。
这个周一管理层例会,跟以往没什么不同,被老板dis一轮之后,我在问自己,是否把这些指导当真,而那些话语中夹杂着指责的语气,还能伤害到我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来是因为那部分真的让我有些无能为力,看清这点后,心情轻松很多。上周在处理投诉的时候,我也惊讶自己的情绪稳定和有力的澄清,责任共担之后,就是责任分担的问题了。尽管也无力,但是那个对自己的指责会少很多。上周在跟同事谈及另外一位同事时,不知不觉就谈了很多,我的觉察是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我并没有真正的放下,看到那个曾经颐指气使的ta,如今落得大家都避而不及的状态,没有解气的感觉,隐约觉得有点可怜罢了,一个人是如何把自己一步步的路都堵死的,唉,还是那句话,我不是ta,陌生就是最大的距离了吧。
工作中处理投诉,是常态了。有些人带着情绪“炸药包“”过来,搞不好就弄成“你死我活”的模样,这个时候看到了很多人对责任承担的不同态度,而且总是找那个最弱的一环来出气。可怜之人,真的有可恨之处。如果不是带着一些悲悯之心去看他们,真是很难坚持下去。
作为一个资源协调者,难道不是把最佳的资源呈现给他们,供他们选择吗?我常常说yes在先,每每做不到的时候,对自己有很多的责备。现在想想,大可不必,我们都无法承担不是我们的那一份。
工作中的真诚透明是做不到了,只要在这个场所下,估计是不会实现的。
做人的真诚和透明可以尝试一下。
上一周里,刻意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很多,这也是自我照顾和自我负责的一部分吧,如果说三月份的全人健康培训,对我有何实质帮助的话,我想就是“自我负责”这四个字,生活是你的,工作是你的,活成何种模样,除了外界的施压之外,自己的回旋余地也是有的,比如每天半小时的健走。
周六,听了一天讲座,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沉浸在一段简单的氛围中,接收来自一些“过来人”的智慧分享(说这个一点都不谦虚,主讲人是心理学行业很知名学者-朱建军,见过才知道“人格魅力”的同义词可以是自成体系和风格,人若不想无聊,总会找到很多有意思可做的事情。现在在接收新的东西时,慢慢有了一点整合感,而且活学活用,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自己:我多听一听,内化一下,就可以传播给我的咨客了)
周末,和同事们聚餐,这种简单的环境还是挺滋养的,在去和不去之间,我还是毫不犹豫去了,事实证明,结果不错,这也是周末的题中之意吧。
分享讲座中的一些金句:
做一件事大体上需要三个“意”,意思,意义,意境
做事的三个阶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新的一周,希望你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