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体现在纠结中……思考的越多,越纠结。纠结带来的不一定是完美,但能够躲开极端和片面。
因此我一直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都在纠结,不论是作为教师,家长还是自己。如果统计一下以往的纠结,追根溯源,都汇集在三个问题上。这三个问题,也是谁在教育和成长都都不能回避的选择题。
更重要的是在路上#人的成长在于能走多远,但起点也足够击败你
今天在微信上阅读了一篇文章,文章又一次指出家长们“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并且再一次强调了,成功的路上像是一场马拉松,坚持比赢在起跑线重要的多……
这篇观点的确没错,本科生的自己的确也输给了曾经高考成绩不如自己的研究生和留学生们(是确实的输,能力视野和积累上的输),其原因就是自己在毕业后专注“干活”而暂停了学习……但当我意识到这些,又投入学习后,在跑道上,我又渐渐追上了哪些暂时休息的人们。
所以,自己也好,孩子也好,他的成长不只是学习的成绩,也不只是学历的高低,而是他能在自己的追求中走多久,走多远。
也是前不久,自己作为外请的老师,参加了一个初三年级家长会,家长会中,年级组长说了一句话:“在这一年,各位家长,我们要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成绩上,中考的结果,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过教师经历的我,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如果孩子确定能考上高中,优质校和薄弱校的区别也许还好克服,但如果是职高和普高的一线之隔呢?我不歧视职业教育,但职高的人文环境的确可怕,基本上有行为偏差的孩子都会集中到职高技校。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还有足够的能力,去给孩子一个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一个更积极的价值取向?
每个小学一年级家长都是焦虑万分,即使认同“马拉松”的观点,也会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一个班孩子都会的知识,只有自己家的孩子不会,老师讲还是不讲?而孩子的心情又是如何?……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失去对学校的乐趣,这些输在起跑线后带来的打击,还能让孩子重新“跑起来”么?
从现在的教育体制来看,不仅仅是起跑线,任何关键节点上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都可能使你再也追不上原来的同路人了……
赢在起跑线?还是让孩子跑的更久?这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放在成长上也是如此。两者似乎不矛盾,但偏任何一端,的确会让另一端收到影响。在世人都在抨击“赢在起跑线”问题时,在世人都跳不出“怕输在起跑线”的问题上时,不妨加纳这个观点。
一个人的成长的确像马拉松一样,但更恰当的比喻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跑,在漫长的奔跑中,还是需要冲刺的。
在成长路上的某一刻:更重要的是保留体力留着向前奔跑,还是不遗余力的先率先冲过这个节点?
匠人更享受
#专精还是通识?
最近看到的几篇文章都在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中还列举了所有国际上知名的大学,都是在通识教育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也因此这些大学的毕业生,在通识的扎实积淀的帮助下,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
通识教育的确成为了很多人成长的屏障,以教师行业为例,教师的专精度还是蛮高的,数学就是数学,语文就是语文,但纵观教育界的名家,不论是数学老师还是地理老师,他们文化水平都是相当高,尤其是历史、人文方面的积累。心理咨询师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天抱着心理学专业书籍下苦工的人,却在咨询水平上难以超越一些有着生活情趣,没事看看电影电视剧的咨询师,因为那些人对人性有着更深理解和感受,而这在心理咨询中也是重要的无形力量。
在强调专业人才的当下,真正脱颖而出的,反而是哪些有着丰富通识积淀的个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被赋予了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博览群书。想未来的自己成为自己现在羡慕的那些人,就要在除了自己本专业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知识,能够洞察多领域内涵的人,变成了每个人的目标。但随着这样想法的发展,专业人才的数量却也以极快的速度减少着,
更多的青年愿意给自己的身份加上斜杠,因为乍一看其难度要低于在某一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成为大咖;
很多希望成为作家的人们,不愿钻研写作的技巧和枯燥的训练,而更愿意读越来越多的书美其名曰“积累”;
刚成为老师的人,连教学设计和班级管理都难以招架,却为了追求文采而跨领域的博览群书……
有时,我们也许太过于高看了通识的重要性,一句“功夫在诗外”,蒙住了很多人看到直径的眼睛。成绩不好,我们要关注家庭氛围,改善父母修养,而不去督促孩子更加自律和努力;中国男足又输了,我们希望从体制甚至国民素质得到根本的蜕变,而没有人站出来说训练方式方法是否科学;心理咨询个案的失败,我们会想到个人经历和阅历积淀对于共情的影响,却不去探讨咨询师本身咨询技术是不是已经纯熟。
我们需要仰视的大咖们,都是博学的,但他们毕竟是极其少数的。而在这些大咖之下,更多在社会上有稳定发展的那个精英群体,大都还是在专业领域和本职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人组成的。在人海中飘荡的,是一个个希望成为博学大咖却还没有一项拿得出手本领的普通人……
专精和通识,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先后关系,通识才能让你专精,专精后才有资本通识。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我们总是在不停的选择中前进着。
静待花开
#你是热心的帮助还是天真的干预
今天一个的朋友跟我讲了她的育儿心得:孩子上幼儿园,老师教了one two three four……我的孩子眼睛是懵的,我当时没在意,但是过了两天,孩子在玩的时候,自己突然开始说起来,one two three……试想如果家长太焦虑,第一天看到孩子完全不会就开始不停的教,让孩子练,那种场面对孩子的压力和影响,不敢想象……
医学界有一种说法,叫“医源病”,指一些是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或风险导致的新的疾病。试想我感冒了,也许一周就好了,但是我去了医院,医生不可能不开药,消炎药、感冒药的副作用同样给自己造成了损伤,吃药六天好,不吃可能需要七天……
教育,尤其是老师面对学生,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不自觉的忽略孩子在成长中的自愈作用。我们既然看到了问题,就没有不做些什么的道理。
“视而不见,还是合格的老师,还是合格的家长么?”这样一种想法绑架着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但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孩子数学考了全班倒数,于是我们发愁、担心,还要强忍着焦急,于是“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原因,找家教、问老师……一种压抑和紧张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孩子。也许孩子就是前阵子贪玩了,他已经决定回头好好看看,而且自认为没有问题了;也许孩子也开始觉得着急,然后约了朋友帮着补习了……但我们家长的介入,这些孩子之前的打算是不是会变味儿呢?
当然话又说回来,遇到这种事,哪个家长不着急?
你感冒已经四天了,虽然有好转的现象,但你依旧难受,不确定这次是否已经开始有了炎症,你的身体底子不错,还要不要抗下去呢?于是你决定继续抗……半个月后,你接到了肺炎的诊断报告……
面对孩子或者学生,甚至自己朋友的种种问题,我们要不要出手帮助?旁观者清,往往我们更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与其看着他在寻找错误和意识到问题的漫长时间里煎熬着,不如伸出援手更显的有人情味。
最好判断是否要干预的状况是孩子触碰了根本原则或者朋友越过了法律边界这样的时候。但生活中能有多少类似简单的判断?
我们的干预有可能在实现我们良好意愿的前提下造成更多的副作用,但如果我们不去干预,很多事又真的会向糟糕的方向发展。这道选择题,我们自己都不会知道每次的答案。
通常我们见到的选择题,都是有题目以及A或者B的选项,但在教育的细节上,找到那个选择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所有教育行为的过程,都存在太多选择题,意识到自己需要选择,找到A B C的选项,虽然依旧很难给出正确的答案,但会离那个答案更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