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瞎忙没时间?你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瞎忙没时间?你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者: KIS宁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16:46 被阅读358次

最近小宁一直在进行时间管理的主题阅读,其实理论并不复杂:GTD,四象限,番茄法,时间日志,清单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道理听了那么多,如果不能它们内化并真正转化成行动,也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有一堆想法,却苦于没时间让他们落地;

如果你决心下了十八回,却还在喊着从明天开始;

如果你课程上了一大堆,依然觉得你大爷/妈还是你大爷/妈…

那么,也许纪元老师的这本《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可以帮到你。

今天是一篇读书分享,小宁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接地气和顺应人性。

时间管理/自我管理本来就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纪元老师抓住这个痛点,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做基础,以心理学理论为后盾,真真给出的都是适合我等没有天生超强意志力的普罗大众的干货建议。

首先献上小宁热腾腾新鲜出炉的全书思维导图。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思维导图

其实重点信息都在图里了,接下来小宁着重和大家分享几个对我启发最大,并在近期的实践中愈加认同的关键点。

1. 时间段 vs. 时刻表

小宁对书中提及的“超人”作息表深有体会,因为作为一个爱计划的小盆友,我曾经给自己制定过太多类似的作息表(大考前,寒暑假,etc.),学习,看书,休息都妥妥计划好,严丝合缝,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前阵子整理情感物品的时候还找到高考前3天的作息表,和上图如出一辙,看得我大笑出声。因为计划是美好的,事实是我完成了第一项复习任务后,就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大概是投奔电视的怀抱一去不复返了。

一次次的亲身失败让我十分赞同纪元老师的观点:按小时规划和执行虽然符合直觉,但不符合人性。规划得越认真越细致,就越难以执行越受挫。

而把一天按时间段划分,并在每个时间段内根据6大要素进行合理的任务编排,是小宁实践后认为合理得多并且有效的方法。

目前自己编织完工的是晨间时间段,起床->冥想->喝水->手账/读书/写作->洗漱->化妆->出门。每天固定时间段,固定地点,无打扰并且刚从睡眠中修复的身心状态也十分良好和稳定。在稳定的6要素中反复地执行同样的行为清单一段时间后,这个时间段就可以固化为不需要再耗费心力和意志力的程序,真正植入你的身体了。

界限(专时专用)、8分饱(别犯和时刻表一样的错误)和仪式感是编织时间段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最后,别想着一蹴而就,慢慢尝试不断改进才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段清单。

2. 包含有效思考的任务清单

看似简单却能make big difference一个要点。

对GTD有了解的童鞋一定对收集篮(inbox)的捕捉和处理流程不陌生,书中把它通俗化为从碎片清单(大脑缓冲池)到每日任务清单的转换。

这个处理过程的原则相信大家也都十分熟悉,就是常听到的4D原则:现在做(Do),排期做(Delay),找人做(Delegate)和不做(Delete)。所以按照这样的原则把碎片清单一个个排期分类到每日任务清单就ok了?

No,No,No!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也是对执行效果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有效思考,或者可以理解为任务分解。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复杂度高或难度大的任务,常常在to do list里面一躺再躺,今天挪到明天,期限一再修改,直到最后的deadline来临,在各种追杀下匆匆上场,草草了事?反正小宁是不得不举双手承认的🤷‍♀️。

想象一个天平,左边是计划,右边是执行。人们普遍是缺乏计划的,所以重压都在执行这一端,因此才会焦虑,才会拖延,才会耗费时间。

其实再难的任务经过有效思考后都能分成相对简单和可执行的动作,当你在计划阶段就把这个分解工作完成时,执行阶段的拖延和焦虑现象就会大大减轻,不用说对效率的提升也是大大的。

这点小宁在最近的工作实践中感受非常明显。比如任务是做分析美白类产品销量下降的原因,那在计划阶段至少可以把它进一步分解过去两年美白单品销量变化,各渠道美白品类销量变化,再根据结果进行交叉分析进而将问题聚焦。

对不住实在不太会举例子,但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有接收到:计划阶段往下思考的一小步,能将执行力往前推进一大步。

3. 让高效毫不费力之习惯养成

人总是高估了自己一年所能取得的成就,而低估了自己十年所能取得的成就。

习惯养成是个大话题,值得有机会单独展开来讨论,今天小宁主要聊聊书中的几个亲验有效的习惯养成干货建议。

a. 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书中反复强调的时间段6要素,其实就是习惯/行为暗示的6大要素:你在哪里,什么时间,遇见了谁等等这些因素都是诱发相应行为关键暗示。

所以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将6大要素固定或者至少固定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

拿每天阅读30分钟来说,计划A是每天早上地铁通勤时阅读,计划B是有时间就读书,每天积满30分钟,哪个计划更容易成功?

小宁实践证明,计划A胜出。现在每天早上走进地铁,同样的时间地点环境就会自动激发我打开书本/kindle的动作,无需多想,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就能自动读完30分钟,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b. 概率思维

无法接受失误导致的破罐破摔是思维中埋藏的最大的炸弹。

对有着轻微完美主义强迫症的小宁来说,这颗思维炸弹简直伴随了我的整个成长。

最爱做计划,最爱喊从明天开始,虽然这满满的鸡血状态值得肯定,但我的一个个“超人”计划们通常都很快被现实打败,于是放弃努力,回到原点。一段时间后积累满鸡血又重新开始这样的循环,就像追着尾巴转圈圈的狗狗,徒费力不前进。

纪元老师在书中劝大家要打通这条经脉,不计较一天两天的得失,要把自己的情况放在更长的周期内去观察。输是很正常的事情,输一盘并不是灾难,因为输一盘而放弃比赛才是真正的灾难。

所以在习惯培养中要放下完美主义心结,习惯行为发生的概率指示了你练习的成绩,100%是外星人干的事,85分已经很优秀,应该肯定自己再接再厉。

c. 奖励

这点在书中没有重点提及,但却是小宁在近期的习惯养成中发现能极大影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 《习惯的力量》

有了奖励的加入,好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变得像游戏升级打怪一样有趣又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从个人经验来说,对奖励的渴求比对惩罚的畏惧更能有效激励你克服诱惑和障碍。

小宁的做法是,给自己想努力的领域或想养成的习惯设立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然后用“wish list”上的项目作为实现目标的奖励。

这样你的注意力就从各种障碍诱惑中转移到了日思夜想又如今触手可及的“渴望单品”上,本来枯燥艰难的习惯养成之路是不是瞬间变得充满阳光和动力了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小宁只列出了个人最受启发的几点,推荐对时间管理/自我成长感兴趣的小伙伴入手这本书细细研究和品读。也欢迎读过这本书的童鞋们给我留言互相交流经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瞎忙没时间?你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jk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