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不离不弃,一直坚守三尺讲台,她就是王玉丽老师。从二中到八中,她用声音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一群又一群孩子,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校园里,站在楼下都可以听见她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讲课声。她用最专业的语言为学生解疑答难,她身体力行地示范着有规有矩才能成方圆。她关爱学生,业务精进,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一、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唯读书
作为一线教师,王老师勤于学习,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头脑。她每年都购买、订阅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料,仔细阅读、认真摘录。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师》、《人民教育》、《班主任管理智慧》等杂志和专著成了案头必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一位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王老师在“简书”上的教育心得从没间断过,累计文字记录已达20万字,每晚都坚持读书,并做100-200字的教学反思或读书笔记,这项活动已经坚持数十年。
二、笑看激情挥尽 静待初心不悔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今年,王老师从二中到八中支教,刚接手七(4)班时,班上的学生字迹,个个令人惨不“认读”。王老师就利用自习课在教室里练字,每个字都练几十遍,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奇迹发生了:学生们的字竟然都写得非常工整。有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字还恍若梦中:“老师,我竟然也能写出这样公正的字?!”这就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
面对差生,王老师从不言放弃。班上胡玉翔同学,在小学就是一个“闹事大王”。王老师观察后发现他比较仗义,还特爱管闲事。就和他谈心:如果当了干部,管闲事就是调解,正当管理;否则别人会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认同老师的观点后,王老师就鼓励他先当寝室长,干好了,再提拔他当班干部。果然,他的那个寝室再也没闹过事,后来王老师又派他当卫生班长,七(4)班的卫生王老师就再也没操过心。他家长哭着给王老师说:“老师,太谢谢你了,是你改变了我们家的这头犟驴。我们都拿他没任何办法,他只听你的话。”
每次留有默写生字的任务时,王老师都让孩子们将默写作业晒在群里,她认真检查,对于家长没有批改出来的错别字,她都一一用红笔批注出来,让学生再进行纠、补。第一周,家长不屑一顾,有的根本就没给孩子听写,学生只是抄一遍晒晒了事(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可能听写全对),有的是满篇错别字,就没给孩子批改。王老师不厌其烦,一一给予批注,满篇红笔圈点。全班四十几个孩子晒的作业,王老师都一一在微信里批改,并告诉如何纠正,有的还不止批改一次。就这样,坚持了一周,情况如故;两周,个别家长有所惭愧,开始认真辅导孩子;三周,孩子们的默写明显错别字少了;四周,家长、学生都被老师的认真、执着感动了,开始认真对待每周留的默写任务,不再应付。有家长在微信上说:“王老师,对不起!我以前是让大孩子给小孩子听写一遍,根本就没给孩子批改,看到你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给他改了五遍,我很惭愧。我不负责任,给老师增添那么大负担。我能想象出您拿着手机给孩子批改时的艰辛,实在对不起!您用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课,我以后也要对自己孩子负责任。”自此,每周的听写家长们都能认真配合。学生们的错别字也从通篇叉号,慢慢减少到屈指可数。
感动是相互的,王老师的办公桌上,经常会出现一颗糖,一粒巧克力,一束盛开的野花,一捧桔子,一个红彤彤的苹果........问呢,却没人承认,那是孩子们感动和喜欢的表达。
王老师的抽屉里还珍藏着孩子们写给她的心愿条,一张张,一行行,真挚的语言感动着她,激励着她。“老师,您的病好了没有?您不在,我真的没法学习了。我都没法想象,没有了您,我要怎样生存下去。祈祷老天保佑您没事。老师,快回来吧,我们永远爱您!”“老师,我再也不会惹您生气了,求您千万不要不爱我,没有您的爱,我的生活没有一点意思了。”“老师,您要是走了,我就再也不想上学了,我该怎么办?”“王老师,我妈妈说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们一定努力学习,留住您,不让您走”……感动是相互的,这些小小的心愿条每一次的阅读,都会让她红了双眼,面对天真、渴慕的孩子,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选择教师,是她执着而又无悔的抉择。
(二)家校合力,让教育更有力量。
去年王老师所带的班级开展“家长入班督学”活动,让家校合力,有力地推进了教学的进步。家长们把对班主任王老师的感激化为行动践行着。不管是寒风呼啸,还是大雪纷飞,七(4)班参与督学的家长从不迟到、旷课,每天早上6:00,都准时出现在教室,一直坚持到晚上8:20下晚自习,有的家长为了参加督学,和同事调班能调3-4人才调成,但还是按时参加了“家长督学”。即使大雪封路的那几天,家长们步行半个多小时仍坚持到校督学。学生们被家长们的勤奋所感染,班上的学习气氛更浓厚了。
在上期期末全市统考中,王老师所教地理获全市第一名、语文获全市第获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上学期的期末考评中,她所教班的所有学科都是年级第一名,班级总评全校第一。
2018年新学期伊始,王老师就将班上前12名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做培优的准备。她搜集了历年中考信息,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各科成绩呈现出的弱项,耐心给家长们分析每个孩子的未来,树立家长对自己孩子也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希望。家长看到孩子这么有潜力,顿时有了信心,都情绪高昂,摩拳擦掌。接着王老师又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制定了培优措施,以及家长配合培优的方法。家长有了给孩子助力加油的有效方法,都感激地说:“王老师,我们以前是有劲没法使。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咋使劲了,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学校培养孩子。”
三、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3至2017年,王老师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汝州市教育质量先进个人”,2017年参与的河南省教研课题获奖,汝州市教研课题获一等奖。2016年、2017年连续获汝州市优质课壹等奖、贰等奖,2016-2017年被评为“汝州市课改先进个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学期里,王老师将继续铸师魂、养师德、练师能、做师表,争做学生欢迎的、社会赞誉的合格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