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正文的,看标题就清楚了。
正文:
每个老师都想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不想提高学生成绩的不是合格老师。如果老师负责的话,都会使出全身家本领,认真备课,课堂讲解细致,认真批改作业,个别学生考得不好,找TA谈心等。
但是我们教师有时候发现效果不是很显著。一是自己任教的班级,班级不同,成绩相差比较大,为什么我们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批改作业,效果会很不一样?二是即使是同个班级,不同时期,和平行班级比较,起伏也比较大。而在不同时期,我们老师的努力一直没有变化。
具体到个别学生,我们发现成绩好的学生,除了勤奋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会自我管理,比如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优秀生都会把练习提纲整理得井井有条,而差生,每天都在找练习。
“明明就夹在书本上,就不见了,老师能不能再发一张给我?”
整理练习提纲应该是很简单的,但是差生就是不会,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差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凡是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比如你不会天生走路烧饭洗衣服等,所以简单到整理练习提纲,一旦没人提醒或者指导,有些人就不会,甚至终生不会。
比整理纸张难一点就是梳理教材的知识点,不管是按时间,空间或者人物为序。
再难一点就是对各散落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这种知识整理。
所以当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教学生的不是教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准备一本文件夹和大笔记本。
文件夹是用来整理提纲的,大笔记本是用来整理知识的。
有人说一门功课一个文件夹,那九门功课不九个文件夹吗?这个得因人而异了。如果整理得简单明了,你当然不需要这么多的文件夹,如果不会整理的话,九个文件夹也不多。当然考虑到有些科目并非像英语和数理化那样滥发练习,几门学科共用一个文件夹也是可以的或者绰绰有余。
现在说一下大笔记本的用处。现在有了提纲,很多学生不记笔记本,比较流行的是弄一本错题集。错题集是需要的,但是笔记本也是必须的。
笔记本记什么内容?为什么用大的笔记本?
笔记本应该整理一些教材所没有的整理的内容,比如高中历史教材基本按照专题顺序,而现在高考内容往往会打破这种专题形式,比如考查中外思想比较,即必修三的两个专题内容进行比较,甚至考查内容涉及必修三册内容,这里需要学生或老师自己去归纳和整理这些内容。
学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而老师讲课的内容因受时间和学生人数多影响,其实非常有限。所以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己要学会整理。现实中学生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去复习一遍又一遍,所以效果很差。
“老师我书看了很多遍,还是考不起”
为什么要大的笔记本?有些学生错题集和笔记本分开,个人觉得不方便复习,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左边是整理知识点,右边是错题。这样一边复习知识点,一边可以复习相应的错题。
有人可能会问,我只有错题,没有刚才说的教材没有整理的知识点,怎么办?这里可以从错题中整理一些知识点。
比如2016年浙江省文综考试12题,也是历史部分第1题。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这个题目是考查对中外思想比较的,需要考生了解各学派的了解情况,如果你做错了,把该题剪切下来,贴在笔记本的右边。笔记本的左边写上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那为什么错题和相应知识点不在一起?这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题目可以变化的,而知识点基本是固定的,以后如果还是考查这部分内容,形式有所变化,只要在整理知识点部分进行补充一下就可以了。
比如2015年浙江省文综高考第12题,
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因为10月份要学考,有学生问如何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提高数学成绩?我想了想,数学用这种方法可能也可以的吧,当然前提是勤快。没有勤快一切都是幻想。
有学生问,我是先看书还是先做题目?这个问题,我也比较纠结,好像是问,老师我吃饭的时候,我是先吃饭还是先吃菜?我如果回答先吃菜,那学生会问,不吃饭的话,肚子饿了怎么办?我如果回答,先吃饭,学生会问,没有菜的话,干吃饭咽不下去怎么办?
好了,我明确回答,先吃菜,至于饭你爱吃不吃,等一下如果肚子饿了,活该你没吃饭。
回到正题,我也明确回答,先做题目,从题目整理知识点或者再看书。你先看书,其实在浪费时间。原因是提这样问题的你一般是借看书的名义在发呆卖萌,或者还是按照教材编排顺序看,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还是先做题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