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丁与卯,与您如期相约
首开/续费/推荐会员奖励贝,点蓝色链接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大家手捧柳枝依依惜别,演绎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折柳寄情”,光电视听、人文意境,再一次震撼世人。
冬奥会开幕式适逢立春,闭幕式赶上了“七九”尾巴,呼应了那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顺口溜,很是大气应景。
老谋子确实懂,一出“折柳相送”,又秀了一把“中式浪漫”,展示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际上也包含着人情世故。
说到了“柳”,我想起了很多词:柳叶刀、柳叶眉、花红柳绿、柳浪闻莺、寻花问柳、柳暗花明、无心插柳……在这个基础上,我还真就查询了一下“柳”,又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汉字“柳”的读音与“留”相近。这样,柳又有了新的内涵——离别时的留恋,并进而发展为一种习俗——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
在中国诗词中,“离别”与“柳”似乎总是形影不离,这层含义早在《诗经·小雅·采薇》时代就已显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含“柳”的诗词很多,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心切,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悲痛得难以自已,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透露了物是人非的落寞……
当然,柳毕竟是从冬天走到春天的象征,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寓意。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无尽的憧憬和力量,贺知章的《咏柳》传唱千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活了柳的婀娜多姿。
此外,柳的意境也很美,“柳眼春相继”——嫩芽乍吐,那是春回大地;“寒食春风御柳斜”——柔条轻拂,那是春风送暖;“春尽絮飞留不得”——白絮漫吹,那是春天在告别人间。诗人墨客,写尽了柳的情怀。
姓柳的名人很多。比如,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名家柳公权,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此外,还有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等等。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儿时记忆,有插柳繁殖的惊喜,也有截取柳枝皮做口哨的乐趣,还有岸边垂柳散步的惬意……
我印象最深的是柳的韧性,以及生命的顽强性,也作为观赏性植物,广泛种植在大江南北的乡村城市。
柔而不弱,是我定义的“柳性”,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齐帆齐2022年度营第22篇1124字,主题打卡,累计40644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