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听到一句话,二十多岁的年纪,要将“浪”进行到底。一提到“浪”,直觉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贬义词。想起青楼女子的薄纱遮体,想起才子佳人的夜夜笙歌,想起青年侠客的游山玩水,他们浪迹天涯,放纵不羁。
现在,不少年轻人也是如此。去玩、去疯、去闹、去浪,反正有大把时光。尽管很多人对这种行为不大认可,认为“浪”是浪费。
我在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很有趣的摄影师。他叫大萌,当之无愧的“浪子”。这个笑起来人畜无害的大男生二十来岁,没有公司给缴纳五险一金,没有固定的房子和每月上缴的房租。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我也曾幻想过大萌那样的生活,没有生活的重担,可以尽情享受着这个世界的馈赠。
大萌不仅在西部地区当作支教老师,还在二十八天里徒步于广袤无垠的西藏,穿越在神秘色彩的鳌太,行走于美丽的大西北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他将旅行、摄影和支教结合起来,一路走,一路拍。他的镜头里没有光鲜亮丽的精致面孔,也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尽是一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在大萌的照片中,我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笑容,绽放在布满皱纹的面孔上,显得无比朴素。
不少人质疑过大萌,是不是一个家底殷实的富二代?还有人呛他,不用工作哪来的收入?这个时代瞬息万变,赚钱的方式有千万种。像大萌这种边玩边赚钱的自由职业者,不足为奇。走南闯北不代表一路拮据,环游世界不代表坐吃山空。
除了摄影师之外,大萌的身份还包括旅行体验官、民宿体验官、自由撰稿人和认证讲师。因为经历的比普通人要精彩丰富,大萌笔下的故事也是非同一般。他的一篇文章、一堂课、一张照片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你看,他浪是浪了,但绝对没有白浪。他培养自己浪的资本,努力靠浪来的成果赚钱,然后再努力将浪进行到底……
2
当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正在上大二。那时是最美好的年纪,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也不用为生活中柴米油盐烦恼,更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在那个自由自在、兼容并包的年纪,我却选择成为一个乖乖女。
我的大学看似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过的无比充实。除了上课就是考各种资格证,生活的范围还是三点一线。但是除了学习,我还干了什么呢?除了奖学金、资格证书,我还收获了什么呢?简直就是一个书呆子,一无是处。读书固然好,但是经历的越多,才越能抵抗风险,越能驾驭生活。
王尔德说:“我不赞成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人要么有趣,要么乏味。”想必,我是乏味的。每天按部就班地读书、写字,渐渐对一些新鲜事物丧失好奇和热情。朋友三番五次约我一起聚餐玩耍,但遭到我的各种拒绝之后,他们也索性放弃我了。我记得我当时申请某个课题的时候,需要填写表格。看到“特长”一栏,我总是很尴尬,不知道该填什么。特会学习?还是特会读书?闲置的吉他已积满灰尘,而我还弹不出一首《小星星》。就连我唯一擅长的文字也落得四平八稳,负责我的编辑都劝我多去接触不一样的题材。
蔡康永有一段话特别经典:“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我想,一个人变得无趣可不是因为困难而产生懒惰,更多的是因为安于现状。就像我们觉得目前用不到英文而不去学习,对于现状不痛不痒而止步不前。说到底,还是浪的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有滋有味的活法。
3
我和佳音就像七月和安生一样,一个静如处子,一个动若脱兔。这个在北京生活的闺蜜,让我有一点点小羡慕和无地自容。
在收听高晓松的节目《矮大紧指北》之后,佳音特别崇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晓松。于是,她陆陆续续借阅了好几百本书,参观了几十个展览。同时,佳音也和朋友一起去喝酒、唱歌、蹦迪、满北京城转悠。陌生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太妹”。年纪轻轻,学什么喝酒。但她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心知肚明,并且乐此不疲。
她将自己的见闻和心得都整理、记录并且发布在博客上面。长此以往,凭借才华四溢的内在和风情万种的外表相结合,佳音很快就吸引一大批粉丝。这时候,不少工作室邀请她做分享,还有杂志报纸特邀她写专栏,佳音也趁热打铁赶上自媒体的浪潮。
佳音这个不太正经的文艺女青年,倒也实现了人格和经济的双重独立。没有几个人再说佳音“浪荡”。不过,爱浪、会浪,依旧是她的宗旨。
佳音常常和我说,我们那么年轻,为什么要过得像个苦行僧一样呢?就算横冲直撞使劲浪,摔的难看败的惨,又有什么关系呢?过了二十多岁,往后就是责任和担当,甚至是漫长的纠结和绝望。你要知道活在当下,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不死的欲望和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4
受佳音的影响,我也开始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我所理解的浪,不是张牙舞爪似的放荡不羁爱自由,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去看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风景,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所以,我既四野八荒地浪,又保持足够的专注力。
在大学的最后两年,我开启手帐的大门,还摸索着手绘和视频剪辑,写着读书笔记……这些事情和我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干,却让我发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我当时还是平凡的大学生,常常因为贫穷而过的拮据。但钱不是省出来的,不能因为目前的蝇头小利而忍痛割舍自己的心爱之物。我们要以“浪”的动力努力提升自己,然后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我们使劲“浪”。
佳音那种“浪”的理念着实让我受益匪浅。毕业之后,其他同学被市中心的房价吓得搬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地区,面临早晚高峰期的人潮拥挤,再满身疲惫地回到环境堪忧的出租房。而我和佳音宁可多花一点钱,也要离公司近一点,离这座城市的心脏近一点。我们少了许多烦恼,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的下班后生活。我们可以参加一整天的周末同城聚会,去听一下午的讲座分享,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施展自己的才能。终其一生,成为迷人又丰富的某某。
5
二十多岁的年纪,千万别活得像个“书呆子”。趁着年轻,就是要将“浪”进行到底。
“浪”过之后,才算见过世面。我们去过的地方越多,越知道自己想回什么地方去。见过的人越多,越知道自己真正想待在什么人身边。留下来的和想要抵达的,最后都能明了。
这其实就是,真真正正地活过。
作者:江绿萝,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