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这事真是讲天分的。

我遇过两个奇妙会厨的人,他们年纪与我相当,都甚少进厨房,介是在家看长辈做饭,耳濡目染久了也藏得一手好厨艺,不露无人知,真的施展开了叫你吃得流连忘返口赞不绝。油盐一分,入味三分,无论是下菜契机还是分量,都是把握的满满当当。更可恨的是,所有菜式基本都是第一次做,却几乎从不失手,直叫我羡慕不已。这二人都有同一套说辞,说我不会做饭皆因我看的少动手少,不得不承认这两人都是同样头脑灵活之人,必是童年时善动手习来的娴熟,我真悔我幼时只馋又懒。
平日上班我都是随意应付过去,但我实际是个贪吃馋嘴的主,外卖在我眼中只是饱食之物,只能裹腹,不能解馋,也算不得吃饭。过腻过油,荤素不均,汤似洗锅水,有时最入口的就是那白米饭了,这便是不住家的最大最主要最难以比及的坏处!

一周坚持吃完外卖,到了周日得空就闲不住了,一定要有一顿非常美味的大餐满足我的胃与心,品美食当真就是人的本性,更是我后天生成的顽固不化的食性。
在外面觅食也是要看运气的,并非花的钱越多入嘴的饭菜就一定好吃,用价钱衡量饭菜是最愚昧的可也是大多数中国人最爱的。吃饭还是必须得讲实际,环境纵然能加分使心情愉悦,可单这份愉悦满足不了口食之腹。
我是多么的心怀感恩,在我离家这些年,都遇到了愿意下厨会下厨的人,就是我开头提及的两人。一人是我大学宿友,伴我三年半,时不时就下厨,我只想用一句话形容她:“下厨如有神”,做什么是什么,我印象中她未做坏一道菜,无论是熬汤炒菜蒸肉全部都仅用一只电饭锅,她是有智之人,手脚利落又巧思不断。哪怕做的是家常菜,吃起来也满齿留香不输外面头盘,我还记得我常在一旁抓耳挠腮急不可耐问道煮好没,她老神在在坐在一旁拍着手安慰我再等会儿。常说字如其人,后面应添句菜如其人,她做的菜如她本人,节制有度,却又丰富纳人。

另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宿友,也是个妙手生花的人。只要宿友愿意下厨我就从不惦记外出觅食,因宿友每每都按我口味来做菜,外面餐馆却未必。去哪找一个懂你喜好更愿就你口味的厨师呢,且这个厨师心灵手巧擅于自创新菜式,材料之丰富、口味之广、香味之盛,唯一不变的是稳定的发挥。对于我这种贪嘴之人,又能吃到自己惯常喜爱之菜,又能经常尝鲜,吃其饭菜我经常觉得人生这样就够了,无欲无求。这时我倒愿意说上天了,这是上天对我的温柔,知我厨艺不佳便安排了厨艺精湛之人投喂我,填我腹,饱我心。

古人讲“食色性也”,这吃就是人生一大事。人一生的追求想通了不就是追求外物享受与内心安慰,吃食就是外物中最基本最容易满足的一项了。
如果能一辈子都有一颗懂得享受美食的心,更有吃得美食之运(自己或旁人有一手好厨艺),那这一辈子多么幸运多知足。如果投注很多感情在食物上,食物也是能懂你并回馈你的,那是人和食物之间相通的灵性。
若有一天能做一名吃尽天下的饕餮客,那我该幸福成什么模样呢,可惜我挑嘴又固执,想来还是欣赏不了全部美食的。
有条件的时候就得好好吃,好好享受,名利权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只有能吃到肚中的食物才是最实在,能填肚,能暖胃还能怡心怡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