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就是猪,在古时指专供祭祀用的肉猪(邹晓丽:175)。
豕.png
不知为何,「豕」在中国文化的形象不佳。“龙首豕尾”,龙的头搭上豕的尾完全不相配,意为牛头不对马嘴。在中国文化里,「龙」属于动物链条的顶端,凶猛且神秘,令人敬畏。「豕」与之相反,因其存在意义就是养胖了被人吃,所以长期被看不起。“蠢如鹿豕”指跟鹿和猪一样笨。“豕食丐衣”是吃猪食,穿乞衣,形容人极端贫困。“狼突豕窜”,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指坏人四处流窜,到处骚扰。笨、脏、穷、坏,就是猪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
对猪对歧视,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文化里,在外国文化里也有。伊斯兰教认为猪是不洁的,他们不吃猪肉。古希腊神话里也有神为了惩罚,将人变成猪的故事。在英语谚语中,eat like a pig, 不顾形象地大吃大喝。Pig might fly, 连猪都会飞了,表示不可能的事。在荷兰语中,也有类似的俗语,Varkensvlees onder de armen hebben, 臂膀下面的猪肉,指非常懒;还有zo dom als het achtereind van een varken,笨得跟猪后背一样等等。
猪到底哪里做错了?我们回到源头看看。「豕」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尾短腹肥,属家禽。远古的人们,在养了猪后,不用再为食物而外出打猎,有了定居的安定,从而有了“家”。直到现在,在一些偏远客家人聚居地或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还会看到人们在竹楼或木屋的底层养着猪。猪温顺,与世无争,成天只会吃,养大了就供人吃,还给人予安定的感觉,这么无害的动物,为何会被人歧视?细细想来,这大约与人类将自身命运投射到动物的缘故。人善被人欺,猪善被人吃。人人都想成为让人害怕,让人无法接近的猛龙,却没有人想要成为大家需要、人畜无害的猪。人们总是敬畏自己打不过的,但却会转头欺负那些不会反抗的。所以,猪是无辜的,猪被歧视的背后,其实是人的心理在作祟。
在远古时期猪还未被驯化前,人们对猪一定是敬畏的。《説文解字》中说道,“彘,豕也。” 其实不然。「彘」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是箭射中豕身,可见是野猪”(邹晓丽:175)。在造「彘」时,人还没有完全驯服这种凶猛的野兽,更谈不上在家养着以安定下来。《山海经》里提到彘: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想象如果当时人们家养的不是猪而是龙,现在被看不上,很可能是龙。
彘
关于猪,丘吉尔有句名言:“I am fond of pigs. Dogs look up to us. Cats look down on us. Pigs treat us as equals.” 我喜欢猪。狗崇拜我们。猫看不上我们。只有猪平等看待我们。可笑的是,那些崇拜人类,对人类忠诚,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动物,我们用“猪狗不如”来做比喻。而看不上人类的猫,人却巴巴地要贴上去当猫奴。人啊。
有没有一些猪友好的故事?当然。猪在近几十年来,形象有了一些改变。如《三只小猪》《麦兜》和《小朱佩奇》,都是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就连被骂了很多年的猪八戒,现在也春风灿烂起来了。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希望成为不那么勤奋,不那么精明,不那么武艺高强的接地气猪八戒,吃吃喝喝,偶尔偷懒,给点阳光就灿烂。说到底,猪八戒依然还是那猪八戒,变的是人心。
河豚有毒,但因味道鲜美,在日本依然美味的食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