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的概念应该算个舶来品,“畅销书”(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口味,畅销书不一定就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名著。这就要看它的实际价值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了。畅销书的考量标准一般是指在固定时间内的销售量,在国内来说,一年之内的销量达到十万册的,应该就算是畅销书了。
正是因为畅销书巨大的利润和影响,畅销图书的运作一直是出版单位争夺的热点。根据国内开卷调查数据的分析也确实如此,通常是不到10%的品种,创造了70%以上的销量。策划优秀的畅销图书也一直是编辑们的努力目标。
我常常把自己策划出版过的图书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手的,一类是失手的。得手的当然是取得成功的畅销图书,失手的应该算是自己的失败之作。不管得手还是失手,都要总结经验教训,“解剖麻雀”。
结合自己的出版经历,我从诸多项目的策划过程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未必权威,但确实都是我个人多年来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其他从业的朋友有所启发和触动。
1,编辑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编辑理念,树立正确的出版价值观:
我们的教科书通常会说,编辑、复制、发行是出版三要素,编辑是出版活动的前提。面对鱼龙混杂的各种稿件,究竟什么样作品的值得编辑加工?这就涉及到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所以说,我们探讨的编辑理念,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编辑判断作品是否具备出版价值的标准。判断标准的高低,与作品质量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我觉得一个编辑的编辑理念,其实就是他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判断直接取决他对作品的取舍。
所以,如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图书编辑,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出版价值观。这中间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文字作品,经常与同行互相交流心得,结合自己的策划作品不断切磋琢磨。要关注畅销书的流行趋向,不断“接地气”,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对畅销书保持持续的敏锐的判断力。
2,产品的上市时机要顺势而为:
我们都知道,顺势成功的几率要远远大于逆势。比如2011年出版的《蒋介石自述》。现在回顾起来,这部作品的诞生,虽然历经曲折,畅销的要点也有很多,但顺应时事潮流,应该是这本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蒋介石自述封面效果图《蒋介石自述》的出版上市,正好赶上“辛亥百年”,所以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借势,可谓恰逢“天时”。为了赶上出版进度,我们在2011年春节之后,就加快了这部作品的上市进程。上卷在上半年四月初如期面世,上市之后,因为选题独特,设计新锐,加之话题性特别强,《大公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大范围深度的关注和报道,马英九、邱毅、张鸣等人士纷纷评价此书的上市。马上,从平面媒体到网络,这部作品获得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关注。我们敏锐的扑捉到这一切,公司内部马上从发行到营销,都开始加班加点铺货、宣传,以抢占最佳的销售时机。后来的销售数据证明,我们反应的非常及时,如果晚上几天,这本书也许未必能获得这么大的影响。目前的环境,从读者到媒体,关注度都是瞬间的,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小,新闻马上会成“旧闻”,如果策划人不抓住最佳时机,千万百计扩大影响,很可能会错失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书的最后机会。
3,要学会制造选题的差异化:
市面上的图书作品千千万万,你想到的其他人很可能都想到了
《蒋介石自述》我是从去年九月就开始备案立项,因为选题相对敏感,所以各个环节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再此期间,也开始了这套书的基本策划思路和设计定位。当时,我买了很多跟蒋介石有关的各种图书作品,有传记、画传、日记、文献等等诸多题材不下百种。翻读这些资料的同时,我们深知,如果要从这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必须从内到外都有全新的东西。虽然这么做,会冒一定的风险,但一想到风险之外的“异常风景”,但是诱惑着我们一路走下去。
《蒋介石自述》上卷获得成功之后,我们马上在七月底推出了下卷,至此,这套书全部出齐。回顾整个过程,应该说既有意料之中的反响,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策划人把控的应该是尽量制造意料之中的事件,对于意料之外的惊喜,我们泰然应之,理性面对,不应强求。
当然,关于这部作品,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当时策划这套作品的时候,在设计定位方面,我们有过深入的研究。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关于蒋介石的传记作品,大多都是蒋的个人头像,加上大字标题。如果我们按照固有思维去设计,肯定也是沿着这个思路做下去。后来我们想,既然要让这部作品能从众多的蒋氏作品脱颖而出,就必须考虑与众不同。经过多次的否定、否定、再否定之后,我们决定用蓝白相间的主体设计,同时大胆采用反折口设计方式。简洁醒目蓝白色块、清晰分明的设计线条,一经上市这种明确坚定的设计风格,就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放在书架之上也非常的醒目。但也因为这本书的十足的“设计范儿”,加之获得的巨大影响,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仿冒者。大多都采用蓝白相间的设计方法,下半年很多关于民国、蒋介石的同类图书都采用了蓝色竖版设计,我笑称为书市刮起了“蓝色风暴”。不管如何,别人的仿冒也算是用真金白银的来支持我们,一念至此,也便释然。
4,没有趣的图书很难阅读,没有“点”的作品很难畅销
历来关于读书的功能存在着很多争论,现代人被各种媒体轰炸的头昏脑胀,是否足够有趣,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众多休闲阅读者的选择标准。一本书有时候也像一个人一样,首先要有趣、有亲和力。然后,这个人也要有一定的内涵,浅薄之徒自然让人日久生厌,具备有趣和有料之外,还要有性格——有了成熟的性格,他才称其为一个完整的人。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具有了亲和力和内涵,读起来又让人饶有趣味,这样的作品自然性格鲜明,有了自己独特的立场和观点。
拥有如此诸多气质的“颜如玉”,如何不令读者心动?
作为一个图书策划人,策划和卖点的提炼当然更为重要。作为作品“点”的提炼是个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在作品刚刚诞生,还未成书的时候就开始“预谋”,这样的准备和预热工作是令一部作品畅销的先决条件。有很多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需求恰恰都是在这个时候被制造出来的。在很多现实操作中,大众类的图书关注者众多,话题的提出更为容易。比如传记类书,相对一些学术图书和专业图书,就更加容易受到大众媒体关注。
话题的筹划、选择最好在选题阶段就有通盘的考虑,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具体图书的内容有较为清晰的提炼,敏感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
5,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很巧合,这曾经是一本超级畅销书的名字。事实上,图书是个十分要求细节的工作。一本书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正如已经烧到99℃的水,因为缺那“1℃”,水就无法沸腾一样。把握出版环节上的各个细节,大到选题策划,小到排版上每个字号的大小,都非常讲究。为了一本书的封面装祯仔细研究、反复修改是经常的事情,为图书内文字体、版式的变化几经琢磨更是家常便饭。
有人重视营销,但忽视了文本。岂知,再好的营销都是要依附于一个优质的文本,用“向和尚卖梳子”的营销理念作书,实在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对文本细节的重视,才是对读者负责,针对作品的营销也相应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
6,网络淘金背后的丛林法则
作为一个嗅觉灵敏的出版人,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个寻找出版资源的“作者仓库”或者“文学作品集贸市场”,网络正日益演化成“出版高地和源头”,能从中看到很多潜在的读者需求点。目前的图书出版市场也的确引证了这点。翻开近年来的畅销书排行榜,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作品都是从网络开始发迹的。
很多出版机构围绕一部四大名著,基本上半年的选题都出来了。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只是会在老路中慢慢失掉对市场的敏锐感觉。从2006年开始,我发现军事小说领域是很多出版人尚未涉猎的领域,市场上关于军事文学大多是跟历史有关的沉重题材,虚拟类的小说作品很匮乏。很快,我在第一时间内找到了一个系列小说的好“胚子”《弹痕》,充分打磨包装后,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弹痕—绝密尖兵》终于上市了。这本书在新浪读书开始连载,仅仅两周的时间,《弹痕》从众多的题材和各路的名家中脱颖而出,在新浪读书榜上排名第一,颇受关注。《弹痕》从作品在网络上甫一露面到2008年,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在百度畅销书排行始终居于前十名左右,网络上慢慢升温,使该书的市场销量也节节攀升,成为了众多军事小说迷追捧的对象。
图书策划人就像一个项目经理,是整个图书创作过程中的灵魂和指挥者,良好的社交沟通能力是必备的,与作者和助手充分沟通,默契配合是整个策划制作过程的保障。还有就是与出版社和媒体沟通的时候社交能力则更为重要,要千方百计说服出版社接受自己的好选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要说服媒体朋友认可自己所策划图书的市场价值。每个图书策划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键是看如何能与自己所出版图书的定位读者打成一片,把读者代入自己书的世界中徜徉,读者喜欢才是最值得做书人高兴的事情。
图书营销一定要以内容为王。营销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营销活动不管以何种方式展开,如果脱离了内容这个实质性的东西,营销活动做得再好、资金投入再多、声势如何浩大都无法达到图书销售业绩和利润的增长,最终有可能是一场眩目过后的亏损。
时下因为多种媒体的兴起,传统图书的敌人越来越多,运作畅销书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同行之间的竞争自不必说,我们主要的敌人是电视、手机、网络,强敌压境之下,一部作品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形势与运气似乎更加重要。
7,编辑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悟和学习:
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图书编辑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不是靠培训出来的。就像体育运动员,都是靠自己的行动锻炼出来的,决不是捧着几本教科书就能夺得世界冠军。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图书编辑也是这样,只有自己的书读的多了,做的书多了,才能培养自己的职业嗅觉。编辑要培养对图书的超强感觉,并愿意将图书作品打磨成型。尽管有相关的编辑业务培训,但我从没听说过有哪个编辑觉得非得参加这样的培训不可。更常见的情况是,编辑技能的提高来自实践和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