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仪式感”这三个字频繁的跳入视线。也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感受。人过中年,担子重了,精力少了,诗和远方也逐渐模糊,只剩下眼前的苟且。仪式感更是越来越觉得微不足道....
记得小时候每年生日那天,妈妈都会做打卤面,早上煮上一小水舀的鸡蛋。面是说长寿面,小小年纪就已谈长寿。鸡蛋尽量多吃,尤其要吃下完整的鸡蛋,或者把鸡蛋在身上滚一滚,嘴里依然念念有词,说是“滚运来”。每年一进腊月,妈妈都会把家里的那台缝纫机启动起来,为我们哥三手工做衣服(那时的衣服多数是4个兜的中山装),总会赶到年前把新衣服做好,板板正正的叠好,等年夜饭后一个个再穿上崭新的衣服,说这叫做穿新衣、走新路。这些看似尘封起来的记忆,恰恰是妈妈对生活的一种仪式感,带给她产生新的希望和热情。
仪式感前些日子出差去日本,让我感受最深的就两点,一是干净(暂且不谈)二就是礼貌。见面后的深深鞠躬,端正的坐姿,主宾的座次等等,日本人看似过分的礼貌,其实体现都是规矩和仪式感。让人起敬。还比如中国的打太极、茶道等等,如果用心那就是具有仪式感,穿上太极服,站几分钟桩,从起势缓缓动起.... 喝茶的时候,洗好茶具,煮、洗、冲、滤、倒、闻、品……一系列看似繁琐的动作,其实是一种仪式,让一个人平添许多趣味。
有人说,仪式感就是走过程,形式主义,但想想就算形式主义,但也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吧。生活本来就活的很乏味了,为何不让生活有些值得想起和回忆起的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呢... 让我们生命中能牢牢记住的许多时刻,恰恰是我们每个人有仪式感的经历。
其实仪式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来源于生活中各种小细节,以及那些雷打不动的习惯,比如一个小礼物、一句特别的日子里的问候,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关心,一个特别日子的纪念,都会给人一个不经意的感动,让我们不敷衍于自己的生活。愿意为你或者一个特别的记忆付出时间的,往往更弥足珍贵,送一个人,肯在出门时付出一些驻足与目送的时间,那是发自内心的仪式感和尊重。
仪式感总之我们都需重视生活中的仪式感,对传统仪式有敬畏之心,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有所感动,有所回忆....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样生活才不至于无趣;
感情需要仪式感,这样感情才不会麻木;
生命需要仪式感,它提示着我们转变已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