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尚阳刚,君子当自强
对鲁迅、胡适的瞧不起,是从它们对孔子和儒家胡说八道开始的。鲁迅1936年在《出关的关》一文中说“儒道两家都尚柔”,区别只在于“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胡适在1934年所作《说儒》中说:“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蓬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七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人生观。”
其实恰恰相反,儒家大经《周易》乾坤并建、但以乾元为首。显而易见,儒家阴阳并重、刚柔相济而以阳刚为主,尚阳刚,尚健动,尚自强不息。道家才是尚柔静的。
鲁迅、胡适们说儒家尚柔、柔懦,依据是《说文》对儒字的解释:“儒者,柔也,術士之偁。”其实《说文》理解本来有误。儒字从人, 需声。本义是术士,也就是有道之士。古时术与道同义。《说文解字注》引鄭目錄云:“術,邑中也,因以爲道之偁。”
即使儒字本意含有柔义,也不能理解为柔弱。《说文解字注》说:“鄭目錄云:儒行者,以其記有道德所行。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周禮:儒以道得民。”能安人能服人能得民,能以先王之道濡其身,岂是柔弱者所能。2018-12-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