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们聊聊天(三)
子贡很想知道自己在夫子心目中的样子,就认真地问孔子:“老师,您觉得我怎么样呀?”
孔子慈爱地看了子贡一眼,回答说:“你呀,是个器?”
子贡不理解了,赶紧又问:“是个什么器呢?”
孔子没有丝毫犹豫,说:“瑚琏啊。”
这样的一幕对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这样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是什么呢?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现在我们一般用这个词来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在我们后人的眼里,子贡也确实是十分难得的一个人才,他口才好,外交能力强,还有超凡的经商能力。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当然也是对子贡的极大肯定,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但是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相比于颜回等人,孔子是不大喜欢子贡的,他认为子贡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而且还有点“巧言令色”,还没有达到“君子不器”的程度。
《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象、用。万物被它自己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其中,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了。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发财致富,不能只汲汲于名利,而当“志于道”。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我今天跟大家讲这个,是因为上个星期发生了几件让我很有感触的事。
第一件事是浙大又出了把风头,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明年的5曰21日是浙大的120周年校庆日,是以,今年5月21日,他们出了个校庆公告。出个校庆公告很正常,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公告是文言形式的。这也没什么,营销时代嘛,能博人眼球,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就达到目的了。问题是,这篇701个字的公告硬是被好事者挑出了12大知识性错误。这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我的印象中,浙大好这一口。某年的宣传标语就走的时尚路线: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的姿势去摸爬滚打;做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相当文艺的说法哈,很是流行了一阵子。

2015年,浙大在世界大学的排名榜上位列110。凭心而论,能有如此成绩,实在不容易,毕竟,清华大学也才25名,北京大学40多名。浙大虽说还未能跻身世界前列,但其迅猛上升的势头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它有成为世界名校的潜力。但我对浙大“标新立异”的一些举动,比较无语。
首先,众所周知,浙大是几所大学合并后的成果,号称120年历史让人觉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吗?谁都懂的!
其次,我认为,真正的名校是不需要靠炒作来赢得关注的。一所真正的好大学,应该是沉稳大气有大格局的,而不是动辄哗众取宠。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杰出的老师,能培养出顶天立地的人才,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学。
这两天,还有两件事很火,一是出身湖南农村的小伙子何江,作为哈佛大学2016届博士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演讲。二是杨绛先生去世了。人们关注何江是因为他是首位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中国人,此举,大长中国人的脸。人们关注杨绛是因为这位才华横溢,百岁都不辍笔耕的老人,努力执着、善良而又通透。
我看了两遍何江的演讲,一遍是没有中文字幕的,基本上听不懂,只看到小伙子的自信中略带腼腆,看到农村人的特质在他身上有很好的保留。遗憾于听不懂他的演讲内容,所以我很努力地找到了有中文字幕的视频。声音和形象和内容吻合起来的时候,我更相信了我前面的判断。何江的演讲道出了一切科研的根本,那就是为最普通的人们服务。这篇朴实的演讲,在我看来,是一份极其大气的心怀天下的倡议书。
杨绛先生去世的那天,朋友圈被刷屏了,但我没有点开任何一篇纪念悼念文章来看。我相信,这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悼念不是先生所希望看到的,这个淡泊通透的老人,不会希望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打搅”她。
鲁迅先生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当我们津津乐道这位令我们敬重不已的老人的离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把她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呢?
果然,第二天,就再也看不到相关的文字了。真要悼念先生,不如拿起先生的书来,静心读上两页。不如学着像先生那样,努力地耕耘着,通透地活着。这才是文人的大气象大格局,这才是我们小辈要穷其一生学习的东西。

孩子们,跟你们讲这些,是想告诉你们,不要仅仅盯着眼前的那一点利益,不要把一时的得失荣辱太放在心上。人们不会因为浙大的标新立异而选择它,浙大要想成为世界名校,只能拿实力来说话。何江能站在哈佛的演讲台上,是因为他足够努力和优秀。人们之所以会在浮躁和忙碌中发上一条朋友圈去悼念,也是因为杨绛的人格和成就。
孩子们,我们班的理念是“朝向并抵达卓越”,你们原本就是极优秀的孩子,但仅仅优秀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让自己变得卓越。优秀是做好一切份内的事,卓越则是把天下作为己任。
我们可以看浙大的热闹,可以艳羡何江的精彩,但我们更要看到杨绛等人的大胸襟所带来的大气象。我们要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道”,我们要通过此类事情学着去做个大气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去年五月末一个周日的晚上,我跟孩子们聊天的内容。昨天,我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程度上“碾压”。带着几分郁闷,我早早睡下。今晨照旧三点醒来,打开电脑,准备写完那篇《我常常跟孩子们说的三句话》时,我看到了这个标题。“大气”两个字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了我郁闷的原因:我的眼界,到底是窄了;我的格局,也到底是小了。
是以,重新修改了一下这篇文章,贴出。以期给自己一个警示,也希望能对一直支持我的您有一丁丁点儿的帮助。
有人问我,是什么支撑你在凌晨三点起床写字?我其实不知道,可能,不过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我不过一介庸常妇人,只是想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罢了。并且,我根本就不奢望自己能坚持多久。
对不起,可能让您失望了!
网友评论
比一颗心大,就是大,大爱无疆的大。
比一颗心小,就是小,小肚鸡肠的小。
能于夜幕中不睡,写行云,写流水,写江河湖海,写古往今来,写尽天下,写到尘埃……
是小,是大?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不说也罢。都过去了!
今天,已经是新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