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015/3b6ede6abec9e09a.jpeg)
珊瑚礁三角区地处东南亚的偏远角落,这里聚集了世界上养分最为丰富的珊瑚礁,每片珊瑚礁都像一座拥挤的水下城市,生活在这都市的海洋居民彼此会激烈争夺生存空间,展开食物竞争和竞相追求交配对象,但与风险并存的是生存的机遇。
一只墨鱼,它很擅长捕食螃蟹,但较大的螃蟹对墨鱼来说却很危险,因为体型更大意味着螃蟹的鳌钳更有力,于是墨鱼利用它皮肤中含有的数百万个色素细胞,通过改变它身体的颜色,使之于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匹配,不断变换着身体上的颜色和花纹,墨鱼的这一招显然把螃蟹迷惑住了,墨鱼很聪明,因此每次都能饱餐一顿,但一物降一物,它的个头不如鲨鱼大,墨鱼成为鲨鱼菜谱上的一道点心,这时候墨鱼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利用变色将自己隐身,等鲨鱼过后,墨鱼又能开始捕猎了,这一次墨鱼发现了在岩壁上的大虾,然后用同样的办法,不断变化色彩,对猎物进行催眠,最后趁着猎物迷糊时,猛的一击,送到嘴边,又是一顿美餐。
如果能在这些繁忙的水下城市立足,动物们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在热带,温暖清澈的浅水区,珊瑚为自己建造了石灰质家园,珊瑚礁占据了不到千分之一的海底面积,却是世界上四分之一已知海洋生物的家园,珊瑚礁的结构复杂,而且千变万化,可供多种动物居住。珊瑚礁里既有顶层豪华套房,也有简陋的巢穴。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生活在这里的鳃棘鲈,靠捕食小鱼为生,但因为它的个头太大,无法钻到珊瑚礁的缝隙里,那鳃棘鲈如何才能补到鱼呢?而且他还有一个竞争对手,这个对手非常聪明,也在捕食同一种猎物,那就是章鱼。章鱼的触手可以伸进非常狭小的缝隙,即便如此,它的猎物也常常逃走,于是两个遇到难处的猎手开始合作,那情况会怎么样呢?
鳃棘鲈的颜色变浅,试图吸引章鱼的注意力,它还表演了倒立,鳃棘鲈这么做不仅是为了给章鱼发信号,还想告诉对方猎物的藏身之处,章鱼看到信号后,便把触手伸到了珊瑚礁里面,藏在里面的鱼惊慌失措,直直的朝着另一侧鳃棘鲈的嘴里游去,有时章鱼会抓到猎物,有时则是鳃棘鲈,这些隶属于不同物种的动物发现协同合作能使它们在珊瑚礁获得成功,智慧地合作,远比无序的竞争更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协同合作正是在珊瑚礁生存的基础,珊瑚也靠协同合作存活,只不过它们的合作要亲密的多,珊瑚是一种类海葵动物的集锦,这种动物就是珊瑚虫,有些珊瑚虫只有沙粒那么大,在每个珊瑚虫的组织里都有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类植物微小细胞,白天热带地区日照充足,这些类植物细胞蓬勃生长,可为珊瑚虫提供90%以上的食物,天黑时,珊瑚虫会继续进食,它们会用触手收集水中飘过的可食颗粒,珊瑚虫还会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钙并用其建造石灰岩外壳保护自己,珊瑚礁群能维持生长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它们建造的结构甚至能有一栋房屋那么大,珊瑚虫建造的最大城市当属大堡礁,它沿着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绵延2300km,珊瑚礁各处总是有动物在活动,黎明时分,动物们便投入白天的活动,鱼虾以及珊瑚礁的其他居民一同唱响了水下欢歌。这里是动物生存繁衍的温柔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