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答辩完,今天报送市赛的名单就出来了。没有我们。校赛的奖项还没有公布。
没有入围市赛,在意料之中,但也有点儿失落。
-1-
进入大学以来,我其实并没有参加很多的比赛。除开平时上课、学生会的活动、社团的训练、兼职、志愿者活动以及和室友一起的周边游之外,其余的时间,我都在教室看书。
其实我还是看了挺多书的。看的时候不觉得多,卖旧书的时候,名单列出来,差不多也有一百本左右了。
我算了一下,自己买的书加上我在图书馆借的书再加上我看的电子版的书,三年来,我大概看了一百七十本书。
读书真的是有很多好处。它可以使人充实,可以让人感到踏实。
无忧无虑的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实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儿。因为,它会给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参加完“挑战杯”之后,我脑子里在想:如果可以交换的话,大学三年我愿意少读二十本书,而去多参加一些比赛。
为什么呢,原因在下面。
-2-
大三刚开学的时候,部门换届选举,我顺利的当上了部长。学院的学生会,部长是个闲职。
有一次,我和另外几个部门的部长作为观众去参加一个最美团支书的比赛。由于比赛太无聊我们就闲聊了几句。
一个女生说:“感觉自己的大学读得好失败呀,学习也不好,没有参加过什么科研项目,大点儿的比赛也没有参加过。”
另外一个女生接着说:“是啊,但是我们自己也做不了,没什么经验。大佬也不愿意带我们。”
我说:“我们可以自己组个队去参加呀。”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过几天,学院的科创部开了一次宣讲会。主要是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相关事宜的。我和小伙伴都非常积极的去参加了宣讲会。
讲的人里面有一个女孩子,那是我们学院的团总支第一副书记(学生会的两个大佬之一)。其实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只是不是很熟。
大一我当干事的时候,参加活动拍照写新闻稿,那时候她是主持人;大二我当上副部了,她成了学生会的团总支第二副书记,我们会一起参加活动;大三我当上部长了,她也成了学院的团总支第一副书记。
她说大一的时候就自己组队参加了“挑战杯”,然后获得了校赛三等奖。
她讲完自己参赛的心得体会之后,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所谓的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宣讲会的最后,学院的老师讲了一些关于撰写计划书的要求。其中有一项是财务预测表,大概有七八页的样子,全是数据。
看着这些参赛必备的表格,其实当时我就有点儿退缩了。
从宣讲会现场出来之后,小伙伴弱弱的问我还参不参加。
看着她们迟疑的样子,我一下子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也许是梁静茹给我的),我说:“怎么不参加,人家大一的时候就能自己组队参加了,我们也能行。”
然后,我们花了差不多半小时就把我们的队组好了。队伍里基本都是熟人,但还有一两个是半生不熟的。
组好队之后我就开始找指导老师了,找老师也是一件不怎么容易的事儿。
第一,老师很忙;第二,本科生做得项目一般都是非常基本没什么核心技术的,项目可行性差实现不了,所以对老师压根也没什么价值。
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个专业课的科任老师,又找了一个其他学院的非常厉害的自己在外边开了公司的老师。
找完指导老师之后,我们就开始选择参赛的项目了。
-3-
我们要参加的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又叫“小挑”,参赛作品就是创业计划书。
选参赛项目的时候,真的是很不容易。
我们七个人每天都不停的在线上交流,交流什么呢?交流现在做什么能挣钱?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想了很多的东西,残疾人游戏开发,照顾空巢老人,建单身社区……
无一例外的,最后都被老师否决了。
原因是项目的可行性差,受众人群小,盈利模式有问题,没有创新性……
转眼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还是一团乱麻,没有一点儿方向。
终于,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我们想到了做一个与网络租房相关的第三方服务。
由于这个服务紧贴目前国家房产经济泡沫的现状且能惠及租住双方,我们的这个想法马上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4-
确定了项目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撰写计划书了。
根据我拿到的模板来看,我们的计划书一共包括有十个部分。
我先把每个人需要单独负责写的部分分配了一下,然后和大家一起做市场调查问卷。
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都想着市场调查问卷应该没有多难。不就是几个问题几个选项吗,能有多难?
抱着这种心态,我们几个人自以为是的想了几个问题就开始用问卷星做问卷了。
没想到问卷做出来,那真的是叫惨不忍睹呀。
第一,问卷用语不规范;第二,毫无逻辑性;第三,目标不清晰。
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重新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根据预调查的结果确定了样本量。
问卷设计好之后就需要开始找人填写了。
房客部分还好,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同学租过房子。但房东就难得找了。看着房东的样本量迟迟无法完成,我突然灵机一动加了很多的租房群。只要看着谁在群里发布房源信息,我就马上私聊他,请他帮忙填下问卷。
最后,在小伙伴的一起努力之下,我们还是完成了问卷的样本量。
这期间,学设计的同学给我们设计了一个很漂亮的公司的标志。指导老师也给我们提了很多问题,我们开会的时候一一讨论找出答案,然后再把我们的答案反馈给指导老师。
我们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盈利模式是什么?竞争优势在那里?针对是目标人群是那些?
一个一个的问题,好难好乱。
-5-
2018年过年之前,我们的计划书七零八落的总算是写了一小部分。
小伙伴把自己负责写的文档在规定时间内都发给了我,我拿着电脑把一个个的word文档合在一起。
然后一个一个字的读,一个标点一个标点的改。最后,我费了好大一番劲儿合成的东西,看着还是很难看而且依旧非常的杂乱。
我们的计划书并不完整,最难的财务预测和融资计划我们没有完成,所以开学之前我们的计划书的内容都还缺两个部分。
那段时间,一想到计划书心里都是满满的惆怅。
开学之后,我们一周内开了三次会,每次都开到深夜。我们一起完成了计划书的财务预测表和融资计划,小伙伴设计了计划书的封面。
这样下来,至少计划书内容大概完整了。我周末自己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又改了一遍之后,就着手开始排版了。
大标题小标题多级列表,页眉页脚页码,封面字体目录,行间距段间距分隔符。
两个晚上做完这些,我顿时觉得计算机二级真是没有白考呀。计算机老师教的东西确实是非常的实用。
我排完版之后,集合了小组成员一起从头到尾了又改了一遍计划书。
错字,病句,标点,内容,文献还包括图表。所有的东西,四十四页的计划书,我们七个人看了差不多五个小时。
-6-
我们改完最后一遍之后,我就把计划书发给了指导老师。
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提出了很多问题改得也很详细。但第一遍改完发给我之后,我再问老师其他问题老师对我都是爱搭不理的。
我认真的审视了自己,礼貌方面没问题,沟通方面也没问题。
原因在那里?那肯定就是老师觉得麻烦不愿意看了。
是呀,差不多两万字呢,谁看起来都累呀。
但是都做到这一步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真的非常想把计划书写好。
最后,其中一个指导老师被我烦得直接把他研究生的项目计划书发给了我,然后说我们写得的太low了,拿去参赛就是炮灰。
那时候我突然觉得挺生气的。我想着指导老师应该站在我们这边的不是吗,不管计划书写得多差,身为老师不应该这么打击学生的吧。
我想着老师应该是非常的烦我们了,所以之后就没有再找他。
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交参赛的计划书了,其实我心里非常的着急。因为我是队长,我不想因为我找的指导老师不愿意给我们改计划书而影响我们的成绩,拖团队的后腿会让我内心非常的内疚。
最后,另外一个指导老师答应帮忙再给我们看看计划书。四天之后,他跟我说他觉得我们的计划书没什么问题了,不用改了。
看到他发是消息,我顿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等了四天呀,最后他跟我说过没问题了。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他点开计划书看过吗?
但我还是礼貌的道了谢,然后花了两个晚上自己又仔仔细细的改了两遍计划书。
交完计划书之后,院赛就开始了。
-7-
做好院赛答辩的PPT的讲稿之后,我自己在天台上读了很多遍。答辩是前一天晚上,我集合了小组里的小伙伴又一起练习了好几遍。然后我们还一起预测了几个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
第二天答辩的时候,评委老师没有问到我们自己预测的问题。但最后我们还是得了院赛的二等奖,非常的开心。
院赛结束之后,差不多过了一个多月校赛才开始。
这期间其实我们是可以找老师再帮忙改计划书和PPT的,但是我也没有再找他们。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老是去低三下四的求别人会让我非常的不开心。我会觉得非常的郁闷。
校赛答辩的时候,我根据院赛答辩的问题修改了一下PPT,然后再次练习了很多遍。
去答辩的哪天其实我非常的紧张,但是我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到答辩现场的时候,我看到三个评委老师里面有一个是我们的指导老师(说我们是炮灰的那个)。
我一下子觉得非常的开心,我以为这样我们会有一点儿优势。但事实证明我真的是想错了。
答辩的流程是五分钟讲PPT,五分钟回答老师的问题。
PPT讲述完之后,第一个提问的老师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微笑的看着我,然后一下子就把我们项目的可行性提出来了。
可行性是我们选择的项目的硬伤,指导老师当然也心知肚明。
指导老师的问题我回答得很一般,另外两个评委的问题我回答得也丝毫不出彩。
答辩结束之后,我心情非常的低落,甚至心里还有点儿埋怨指导老师。
我和一起去答辩的小伙伴随便吃了点儿东西之后便一起坐车回到了新校区。
30℃的气温,我们在轻轨上站了一个小时,然后又挤了二十分钟的公交。下车之后,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寝室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没成想,学校竟然停水了。最后,我妆都没卸,换了衣服就上床睡觉了。
从下午七点睡到晚上九点,睡醒之后,心里依旧非常的失落。
晚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答辩的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应该怎样回答才可以更加出彩。
我确实想到了更加出彩的答法,但我们确实也是没有机会再去重新答一次辩了。
第二天下午,进市赛的名单出来了,没有我们。更加失落。
但校赛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还是希望我们能得到一个好的名次。
-8-
其实,即使是这次比赛的效果不好,但我还是愿意用读二十本书的时间来换一次比赛的机会。
能换吗?不能换。
挑战杯是两年一届的,而我今年大三,马上就要毕业了。
为什么想换呢?因为,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原来自己认为很难的事儿,咬咬牙,还是可以做到的。
很多时候,很多事儿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你真的就可以做到。
这句话其实我们经常从朋友和老师的嘴里听到,但听到和自己认识到,完全是两码事儿。
自己通过实践感知到的东西,我们会更加的坚信。而别人说得再多,我们通常也都是一笑置之的当做耳旁风。
原因在那里呢?
一方面,我们不相信别人熬的鸡汤;另一方面,我们不相信自己 。
-9-
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群体的属性。所以,我们做事儿是需要得到反馈的。
良好的反馈会让我们更加的自信,不好的反馈会打压我们的信心,而长时间得不到反馈的东西,往往会让我们感到迷茫。
读书,就是一件长时间得不到反馈的事儿。
大家都会说读书是好事儿, 阅读是好习惯。但是其实你不知道你读的书对于谋生到底有什么用。
想要成为文豪,需要时间和天赋;想要成为土豪,需要资本和努力。
而任何一个平凡的普劳大众,都需要自立更生。
我很少会对已经过去的事儿感到遗憾,也很少会期望时光倒流。
但这次比赛完之后我在想:大一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去参加一次这个比赛呢?
那个大一组队参加的女孩今年也参加了。院赛第一名,成功进了市赛,也许还可以进国赛。其实我心里是非常佩服她的。
进市赛的项目里,有一个项目他们是沿用的学长学姐以前写的计划书。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改了计划书就去参赛了,甚至连市场调查都没有做就进了市赛。感觉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儿不平衡。
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不公平的。谁让我们自己找不到学长学姐呢?
所以呀,也还是公平的不是。
但进市赛的其他作品都还是非常用心的得做,也做得很好的。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输的心服口服。
-10-
写在最后。
通过这次比赛,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开会改计划书还是挺有意义的。
而且,作为队长带队参赛的这次经历治好了我爱抱怨的毛病。
在部门的时候,两个副部干活,总是会觉得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所以不论活儿多活儿少,每次都是一边做一边抱怨。像个冤魂一样。
但这次比赛不一样,我是队长,只有一个队长。我得对我们的项目和队员负责,所以我得竭尽全力的把它做好。
做得不好,是我的锅。而多做,则是我应该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原来,很多看似困难的事儿,只要自己认真去做,都是可以做到的。
既然认识到了,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会更加的相信自己,同时也会积极的去尝试更多不同的东西。
所以呀,虽然比赛结果不是很好,但过程还是挺有意义的勒。
但我还是希望校赛的结果不要太差呀呀呀呀呀!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