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和《蒙田随笔》
一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很穷,他写东西多半是为了挣钱,他写了一些类似短篇小说的东西,就插在《堂吉诃德》里充数。我把这些东西都读了,但是就像约翰逊博士读《失乐园》一样,是觉得应该读而不是喜欢读。
你读《堂吉诃德》,毕竟是要看堂吉诃德本身——
堂吉诃德和他那个忠实的侍从桑丘·潘沙。堂吉诃德先生忠厚老实、胸襟坦荡,尽管他的荒唐历险可能会使你忍俊不禁(其实,现代人已经不像他的同时代人那样觉得好笑了,因为我们的感情比他们脆弱,觉得对他开的玩笑有些过于残忍,使人笑不起来),你却不仅会喜爱这位“愁容骑士”,而且还会对他表示尊敬。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你也太铁石心肠了。他是人类奇想的不朽产物,任何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都会被他深深地打动。
有一本法国书,因为它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的画像,但这个人和堂吉诃德截然不同,他会在不知不觉间赢得你的爱慕,而当你一熟悉他,你就成了他的莫逆之交。他就是蒙田。他用一系列的随笔给自己画了一幅完整的肖像,不仅画出了他的性情和他的癖好,同时也画出了他的缺点,使你就像了解一个朋友一样了解他,甚至比朋友还觉得亲切。而就在你了解他的同时,你对自己的内心也会有所发现。因为在冷静而幽默地描述自己的性格时,他也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普遍人性。
他的怀疑论使他对人对己都很宽容——一种我们今天特别需要的美德——这种宽容来自对人类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反过来,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会更加热爱,对他人的幸福也会更加关心。
二
蒙田随笔
蒙田的随笔曾由弗洛里奥用华丽的文笔译出,不过对他那种伊丽莎白时代的浮华语言不太喜欢的人,会觉得后来由威廉·卡罗·赫兹利特校订过的柯登的译本读起来更加流畅一点。
蒙田的随笔不管挑哪一篇来读,你都会觉得趣味盎然,但是如果你想读到他最精彩的作品,最好是把第三卷都读一遍。这一卷里的文章都比较长,他那种宜人的闲谈特点也发挥得比较充分。
虽然这些文章的题目相对来说有点一本正经,但文章本身依然妙趣横生,在写这些文章时,他对随笔这种体裁已驾轻就熟,对读者的兴趣已了如指掌,所以你在那里将领略到他那种不拘一格的文章精髓。不要看到某一篇文章的题目,就认为你不会对它感兴趣,因为他的题目往往和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
譬如,在一篇题为《论维吉尔的一些诗》的文章中,他谈得最多的却是法国语言。这是他最有趣的一篇妙文,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插话,即使是不太拘谨的人,读了也不免会脸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