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纣王不是暴君!

商纣王不是暴君!

作者: 往日明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16:58 被阅读0次

    跟同事聊天,说我去年读了二十本历史书。
    同事说,那给你一张中学历史试卷是不是能够做出高分呢?
    我笑笑,未必吧,教科书未必能反映真实历史,或有春秋笔法,或矫枉过正。

    于是我们找了张历史卷子,试试呢。


    题目1
    题目2

    答案很明显。
    汉武帝这项措施,堪称为千古第一阳谋:把封地分给每个儿子,你分还是不分!

    至于第二题,我跟同事说,夏桀是传说中的人物,至今没有证据证明夏的存在,中外史学界对此分歧很大,暂且不论。而商纣王帝辛呢,想必多数人印象中是位暴君,近年来有很多声音,说要为他平反,最早读到这种观点是在《XXX与三国》和《读XXX札记二》(XXX为某伟人):

    “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秦始皇不是被骂了二千年嘛,现在又恢复名誉,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也恢复名誉;纣王被骂了三千年了。好的讲不坏,一时可以讲坏,总有一天恢复。

    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其实商纣王暴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谁让《封神演义》妇孺皆知呢。
    而在读的另一本书《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中,作者则不遗余力为商纣王帝辛平反,主要的论据出自《尚书》、《史记》、出土石刻等,大致如下:

    1. 帝辛在位时开始任用平民甚至是奴隶来出任官吏,帝辛之前,官职、爵位基本上是完全被贵族阶层垄断的,帝辛这么一搞,不是要断贵族的命么,商王朝内部的所有矛盾被彻底引爆了。
    2. 根据《尚书》记载,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之前,曾经历数帝辛的罪状中有这样两条:不任用贵族、旧臣;任用小人。“小人”在当时的语境里指的是地位低下的平民和奴隶,所以这话明显是说给商朝贵族听的:放心投诚,我不会亏待你们这些贵族的。于是众多商朝贵族选择了叛商投周。
    3. 商朝的主要矛盾在商王与贵族之间,商王朝的首都前后迁过7次,因为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说,迁都是摆脱旧势力对政权干涉的最有效的手段。参考袁世凯称帝的地方是北京,而非当时的都城南京。帝辛在位时又加重了对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刑罚,在政治斗争中处死了多名重量级大臣。

    只能说,商纣王过激的政治改革,动了贵族的利益,甚至是贵族的身家性命,贵族们出于自保,加上周室的引诱,贵族们把商纣王放弃了。

    然后,胜利者把历史一写,商纣王只能遗臭万年!

    商纣王

    当然,很多历史人物的形象,也是受文学作品或史学作品造成的,比如《封神演义》和《三国演义》的民间影响,直接造成帝辛和曹操的形象扑街,甚至有成语“助纣为虐”、“割须弃袍”。

    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中,有一个很好的观点,他说很多历史人物有三个形象:

    • 历史形象
    • 文学形象
    • 民间形象

    正史上记载的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

    第二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比如《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戏”。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是一般民众心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如各种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也包括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易老说,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越到后来越不靠谱,主观臆想和个人好恶的成分就越多。事实上,对历史人物,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

    用这个理论来看看纣王的三种形象呢。
    在文学中,他是典型的暴君,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宠幸妲已、残害忠良等等。在民间,一个"助纣为虐"就能说明了。而历史形象,目前争议越来越多,随着史料的逐渐发掘,商纣王的真实形象也会浮出水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历史真的要多推敲。

    最早的史书(历史记录)应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尚书》、《春秋》,但这两本古籍并未被当成史书,而是成了儒家经典,《尚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是同一个文体类别。所以其内容中事迹的真实性,肯定有所失真。
    而《春秋》呢,这部由孔子主持编撰的作品,语言极为简练,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就是说《春秋》看起来是记录历史的,但里面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就是说内容都是都赋予了作者的个人色彩。
    事实是,后世的史学作品不都是这样吗?

    哪怕被称之为史家绝唱的《史记》,很多记载都带着司马迁的个人色彩,毕竟如太史公自己说的,是一家之言嘛。

    质疑是读史的一个阶段,不仅是要知道事情本身如何,还要从中学习于已有益之处,任重道远。


    史记

    这篇内容本是今年1月份的一篇读书文章,当时写了3000多字,无奈被锁,而今寻出加以修改。
    既然要在这个村里游走,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过刚易折,那些不方便出现的就不出现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纣王不是暴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yn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