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阅读让人们离书本越来越远了。如果你要思想不僵化,请读书吧。
居家的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学校,可是暂时还回不去。如果你想打发无聊、驱走寂寞,请读书吧。
家长们因为要复工复产,对神兽们早就一个头十个大。该怎么安顿自己的神经,请读书吧。
时光匆匆,转眼间2020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里,我们迎来一个美好的日子,那就是4月23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
2020作为特殊的一年,小小的口罩似乎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但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与书本的关系更近了。
少出行,不聚集,那就在家读书吧。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多读书,读好书,以“4·23世界读书日”为节点,透过书本这扇窗户,我邀请“一格时光”读写社团的孩子们一起发声“云阅读”!
从昨天,4月22日开始,我们的微信群里活跃起来,家长和孩子们借助微信语音,有的朗诵一段与书的故事,有的朗诵最喜欢的书中的片段。
朗朗的读书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马玥瑶朗读的是《去掉依赖性》,不管是小草还是人,都要去掉依赖性,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更好地成长。
赵梓昊同学读的是《米小圈上学记》,他把人物对话读的活灵活现,好像书里的人物站在眼前一样。虽然有的句子还是读的磕磕绊绊,可是能听出他的认真,他对书的喜爱。只要坚持,就能收获美好!
张灵爽朗读了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蜜蜂》,带我们走进小小蜜蜂的世界。法布尔说: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读书可以锻炼思维,开启智慧。
及金玉和妈妈深情诵读《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给我太大惊喜和感动,还是那个说话前先脸红,声音小的像蚊子唱歌的害羞的小女孩吗?孩子在家长的带动下,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是啊,不要把陷阱看成馅饼,人活着不能没有目标,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梦想。
吴金镁和高建平同学分享了自己读的好书《爱的教育》、《小故事大道理》。
我给孩子们朗读了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安妮•沙莉文老师对凯勒来说,是能够启示世间的真理,带来深切的爱的人,慰藉了凯勒痛苦、忧郁、愤怒的心灵,引领她走进知识的海洋,打开阅读之门,拓展新的世界。而对于一位老师来说,能和孩子们相处,又何其有幸,收获的是金灿灿的童心和精神的富足。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读书吧,少年,“四月桃李,书中芳华,一格时光,一生阳光”,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迎着春风,嗅着书香,让阅读陪伴成长,让书香滋润心灵。
网友评论